京城警備區招待所。
這里平時很安靜,大多是接待一些前來考察的領導,或是來探親的高級軍官家屬,尋常人根本進不來。
但今天,招待所三樓的走廊里卻顯得有些局促。
二十個從清江省云嶺鄉遠道而來的人,占了整整一層樓。
他們是云嶺鄉的民兵,是鄉里的會計,是勞務公司的員工。
他們也是一群剛剛脫貧不久的農民。
云嶺鄉這次一共來了五輛大卡車,每輛車上坐了四個人,連司機帶押運,浩浩蕩蕩。
帶隊的是民兵營長甘宗亮。
鄉政府的干事陶麗梅和財政所的老會計陳滿倉負責交接手續。
剩下的,全是精壯的民兵漢子。
負責后勤的張振處長很給面子,聽說是從清江來的援京隊伍,大手一揮,直接給他們全都安排了雙人間。
這其中有沒有劉清明的面子。
那就雙方心照不宣了。
這可是京警區的招待所,不是外面的小旅館。
里面的陳設雖然談不上奢華,但雪白的床單,獨立的衛生間,還有暖烘烘的暖氣,對甘宗亮他們來說,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高規格待遇了。
以至于住進來之后,所有人都感到一種手足無措的拘束。
一年多以前,他們還在為吃飽飯發愁。
如今,他們卻住進了京城警備區的招待所。
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他們心里都有些發虛,連走路都踮著腳尖,生怕弄臟了光亮的地板。
劉清明找到他們的時候,這群人正縮在各自的房間里。
晚飯時間早就過了,但招待所的食堂,他們一步都沒踏進去。
所有人都拿出了從家里帶來的干糧。
冷的,硬的,但能填飽肚子。
這是他們早已習慣的生活方式。
劉清明推開甘宗亮房間門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
甘宗亮和另外三個民兵,正圍坐在一起,啃著發硬的粑粑。
“劉書記!”
甘宗亮第一個看到劉清明,手里的粑粑“啪”地一下掉在地上,整個人猛地站了起來。
屋里其他人也全都站了起來,激動地看著門口那個熟悉又挺拔的身影。
幾個月沒見,雙方都是又驚又喜。
“劉書記,我們……我們太想你了!”
甘宗亮一個身高體壯的漢子,眼眶瞬間就紅了,他幾步沖上來,緊緊抓住劉清明的手,力氣大得像是要和他干一仗。
劉清明也激動萬分。
他完全沒想到,能在這個時刻,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見到這些最樸實,最親切的鄉親。
“你們能來,太好了!太好了!”
他一個勁地重復著這句話,用力拍著甘宗亮的胳膊。
走廊里的其他房間門也開了,陶麗梅、陳滿倉,還有那些民兵,一個個都探出頭來。
看到真的是劉清明,所有人的臉上都爆發出巨大的驚喜。
“劉書記!”
“真的是劉書記!”
劉清明放開甘宗亮,笑著跟每一個人打招呼。
他能準確地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甚至能說出他們是哪個村的,家里有什么人。
這種被記在心里的感覺,讓所有人都覺得心里暖烘烘的。
陶麗梅擠上前來,這個當初還有些羞澀的小姑娘,現在已經歷練得大方了許多。
“劉書記,于鄉長讓我告訴您,她會按照您說的,把藥品都送到京城來,這是第一批。”
劉清明看著地上掉落的粑粑,又看了看他們一個個干裂的嘴唇,心里一陣發酸。
“先不說工作。”
他環視一圈,不容置疑地一揮手。
“既然來了京城,就是客。走,咱們先吃飯!”
甘宗亮有些局促。
“書記,我們帶了干糧,不麻煩了……”
“麻煩什么?”劉清明把臉一板,“我還在你們每個人家里吃過飯呢,怎么,到了京城,我請你們吃頓飯,就不給面子了?”
眾人都不說話了。
劉清明不由分說,領著這浩浩蕩蕩的一群人,直奔招待所的食堂。
他找到食堂的大師傅,直接點了兩桌子菜。
“師傅,多放肉,多放油,炒實在點。再來幾瓶好酒。”
大師傅本來還有些納悶,這都幾點了,哪來這么一大幫人吃飯。
可當他聽劉清明介紹,說這是從清江省連夜開車,送援助物資過來的鄉親們時,大師傅的態度立刻變了。
“清江來的?”
大師傅上下打量著這群衣著樸素,面帶風霜的漢子,臉上露出了由衷的敬佩。
“好樣的!”
這些日子,電視里天天都在播報各地援助京城的新聞,其中清江省的名字出現頻率最高。
京城的老百姓,對清江省的好感度,那是實打實地高。
“得嘞!您就瞧好吧!”
大師傅把胸脯拍得邦邦響,“保證讓咱們清江的鄉親們吃好喝好!”
有好感,就有切切實實的好處。
沒過多久,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就端了上來。
每一盤,都堆得像小山一樣,肉片給得足足的,油光锃亮,香氣撲鼻。
這質量,這分量,絕對不是菜單上標注的量。
本來就是公家的,自然不會心疼。
劉清明打開一瓶京城名產二鍋頭,親自給每個人都倒上。
不多,就是一小杯。
他端起自已的杯子,站了起來。
“同志們,鄉親們。”
不自覺得,劉清明就用上了以前的開頭。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張淳樸而激動的臉。
“謝謝你們。”
“我代表京城人民,也代表我自已,謝謝你們,不遠千里,把這么重要的物資送到京城來。”
“這杯酒,我敬大家!”
“來,干了!”
眾人紛紛舉杯,就連小姑娘陶麗梅,也學著大人的樣子,端起了酒杯。
酒杯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一口辛辣的白酒下肚,所有人的身體都暖和了起來,心里的那點拘束,也仿佛被這股熱流沖散了。
“吃菜,都動筷子!”
劉清明招呼著大家。
“現在,我不是你們的書記了。”
“我是你們的朋友。”
“所以,大家千萬別客氣。你們要是還認我這個朋友,就把這些菜都給我吃光了!”
他的話很實在,沒有半點官腔。
有了酒做潤滑劑,再加上在座的都是自已人,氣氛一下子就熱烈起來。
大家慢慢放開了手腳,風卷殘云一般,開始享受這頓豐盛的晚餐。
甘宗亮喝得滿臉通紅,他端著杯子,非要再敬劉清明一杯。
“書記,在我們心里,您永遠都是我們的書記!”
劉清明笑著跟他碰了一下杯。
“那可不行。我要是永遠當你們的書記,那于鄉長就沒有進步空間了。”
一句話,把大伙都逗樂了。
“你看,我不在,咱們鄉里不是一樣發展得很好嗎?”劉清明繼續說道,“這說明什么?說明不是我劉清明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是你們云嶺鄉的人,本來就勤勞,本來就很有本事。”
“我相信,你們一定會過上好日子。我不管將來在哪里,都會為你們感到驕傲。”
甘宗亮用力地搖頭。
“書記,話不能這么說。那是因為您給我們修了路,給我們找了活干,給我們指了條明路。”
“不然為啥以前那么多年,就沒人這么做呢?”
這個問題,很樸素,也很尖銳。
劉清明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了笑。
“這是鄉干部應該做的。不然,我們有什么臉拿國家發的工資?”
旁邊的陶麗梅插了一句嘴。
“那可不一樣。趙書記回城的時候,可沒一個人去送他。”
劉清明不愿意在背后評價別人,他岔開話題,看向陶麗梅。
“我還以為這次,祁書記和于鄉長,至少會來一個呢。怎么把你這個小丫頭給派來了?”
老會計陳滿倉喝了口酒,笑著解釋道:“于鄉長這是有意在培養小陶呢。現在鄉里的勞務公司越做越大,于鄉長一個人忙不過來,準備把一部分工作交給她。”
陶麗梅的臉一下子就紅了,連連擺手。
“我不行,我不行的,我哪會啊。”
“有什么不會的?”劉清明看著她,鼓勵道,“當初我把勞務公司交給你們于鄉長的時候,她也是這么說的。”
“誰又是天生就會做這些事的?既然于鄉長看重你,信任你,你就得把這個機會抓住。”
“你是咱們鄉里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有文化,腦子活,怕什么?”
甘宗亮也在一旁幫腔。
“就是!妹子,你肯定比哥強!我當初搞建筑隊,不也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會?現在不也干得好好的?”
在眾人的鼓勵下,陶麗梅那點不自信漸漸消散了,她捏著衣角,鼓起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