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中年紫袍道人,看向那位身上金法銳利昂揚的弟子,開口說道:“吾意在藺為鑠,他雖年齡稍大些,已經三十一歲,但金法已入念感。本座出于本心,提議此子為真傳!”
眾人紛紛點頭,也心中都有數。
這位中年化嬰長老,名藺景,與藺為鑠乃是父子關系。
所謂舉賢不避親,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但藺景一開口,立刻就有八九位金丹長老紛紛起身,論評藺為鑠。
藺為鑠的風頭,瞬間就超過剛才的蕭不渡。
化嬰長老蕭燼的臉色,頓時有些難看,面容中卻有一絲無奈之色。
“藺景歲不過八十,宗門名望在我之上,為諸人看好,在論評環節,號召力自然非同小可,但乾坤未定……”
接著,是一位孟姓金丹后期長老,為那位火法真傳人選孟行舟論評。
也有交好的兩位金丹長老,“投票”給孟行舟。
一圈下場,李青云也看出來了,這關起門來的真傳論評,其實就是看誰的背景大,關系更硬,人脈更廣。
所謂“出于本心”,聽一下就好。
修士,追求個人超脫,本質上就是“自私自利”之人,財侶法地歸于一身,才有可能走得更遠。
不過李青云也不在意,即便他論評為零票,稍后斗法論道,直接一力破之即是。
倒是這個論評過程,讓他對靈誨峰高層力量有個大致了解。
最后,岳長松及場上其他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青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