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放了“高氏”與孩子們出來,被崔大將軍接回了崔家。
這位高氏本名叫周韻柔,早年太皇太后從民間選的家世清白的女郎,甚至還有父母兄弟皆在。
崔家接納了她。
然而,崔家為了顧及l面,崔大夫人也要考慮兒孫們的面子,把周氏與她的孩子們寄養在八爺名下。
“八爺當年病死在戰場上,無功名、無子嗣,沒個供奉香火之人。這對雙生子,就養在他名下。”崔大夫人對外說。
又說,“周氏不明不白跟了大將軍,到底不檢點。若接了她進府享受榮華富貴,亂了倫理綱常。
就送她回故鄉靜養,崔氏給她一套宅院、六百畝良田,往后每年都給她送五百兩銀子,直到她壽終。”
孩子養在崔氏族中,選了乳娘和丫鬟照顧他們倆;周氏送走。
整個伏天,記盛京城都在看崔氏、鄭氏的熱鬧。
申國公府固然很引人注目,崔大將軍有私生子之事,更吸引目光——普通人還是喜歡聽這些男女緋色糾紛,而不是政治丑聞。
外頭說什么的都有。
有人說崔大夫人手段狠,面慈心毒。
先是借著去世小叔子的名義,把崔大將軍和兩個孩子隔開,不讓他們“認父”。
又把周氏送走,不叫她與崔大將軍見面,免得舊情復燃。
也有人夸崔大夫人睿智。
私生子養在去世小叔子的名下,彼此有利,還保全了長房兒孫的l面。
周氏送走,少了一個受攻訐的隱患;而錢財上又大方,一年五百兩的供給是非常豐厚的。要知道普通的侯爵,朝廷一年給的爵祿也才六百兩。
普通百姓都覺得仁至義盡了,哪怕周氏抱怨也只是她不識好歹、貪心不足。
不管怎么說,這次之事只是一個笑話,沒有動搖崔氏根基。
外面傳,雍王府內部也傳。
孔媽媽每日出去買菜,都要帶各種趣聞回來,與眾人分享。
駱寧對著賬簿,偶爾聽一耳朵。
流蜚語到了離奇的地步,不過都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崔大將軍與南詔王庭勾連、為了金礦屠戮村莊的事,幾乎沒人提起。
崔大夫人故意制造了很多噱頭,都是大家茶余飯后感興趣的,把真正危險的事遮住了。
崔正瀾悶在屋子里好幾日,特意來找駱寧。
她叫駱寧把服侍的人遣下去,她要單獨與駱寧聊。
“……當初高氏王庭搖搖欲墜,權臣尹氏幾乎把控了整個局勢,高氏公主向我大伯求助。
而后不成,就勾搭我八叔,楚楚可憐的。我八叔只比我大四歲,年紀輕經不住事。
大伯嚴令他不許接觸高氏王庭的人,將來會沾染叛國罪名。八叔私下里與她來往,此事瞞住了大伯,我卻是聽說了幾句。
再往后的事就不知道了,八叔是一場戰役中受了傷,高燒不退去的,他與高氏公主到底怎樣,說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