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備戰期
兩名高官對時局的講解只是點到為止,劉尚聽得意猶未盡,開席之后也還在腦海中反復琢磨剛才所聽到的這些信息。蘇n看他魂不守舍的樣子,便主動開口問道:“怎么了,難道你打算申請去遼東開荒?”
劉尚回過神笑著應道:“在山東都快冷得受不了了,哪還有勇氣去遼東!我只是在想,執委會的決策果然是從來不會吃虧,哪怕發動戰爭,也早就想好了怎么把本錢給收回來。”
蘇n正色道:“執委會英明,這自然不用多說。我國發動對外戰爭,還從未有過虧本之舉。所以雖然與后金在遼東交戰的耗費頗大,但當初勝利堡在審核戰爭預算的時候,各部門卻是一致通過,沒有半點阻礙。”
這攻打遼東的戰事自海漢在山東站穩腳跟之后便逐步展開,年內就已經發動了好幾次攻勢了,只是北上干部團隊遇到的這一次作戰規模最為龐大而已。而作戰相關的準備工作,自然是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在進行了,那時候劉尚甚至都還沒抵達海南島。他聽了蘇n的描述,心道大明朝廷六部若是能如此團結一心,號召舉國上下支持對后金開戰,或許北方戰線的局勢就不會像如今這么吃緊了。
劉尚道:“執委會高瞻遠矚,竟然能判斷出大明已經危在旦夕,這莫不是安全部派了大量人手潛入大明,才會有此判斷。”
蘇n并非安全部的人,但他最近因為移民案的緣故,跟安全部也走得非常近了。劉尚雖然不是存心要打聽什么機密消息,但也習慣性地想多了解一些信息,哪怕只是只片語的口風也好。
蘇n這次沉默了片刻才應道:“這事我可不知道內情,不過以安全部的人員編制,怕是折騰不出這么大的動靜。安全部在山東基地也才幾十號人,就已經是首長親自坐鎮了,要在大明國內部署情報網,那得弄出多大的陣仗?依我看,首長們大概是有什么特殊的消息渠道吧!”
劉尚緩緩地點點頭道:“之有理。以首長們通天的本事,或許是有別的辦法搜集到這些情報吧!”
海漢這個國家有太多用常理無法解釋的事情,而最終都會歸結于首長們的超乎常人的能力――這群人真正的來歷本來就一直是未解之謎。劉尚加入海漢的時間不長,但也已經習慣了將無法解釋的現象歸類至此,這似乎也沒什么不妥。
當然就算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被他們奉為神明的首長們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報渠道,而是早就知悉了這段歷史的發展動向。他們連崇禎皇帝哪年哪月哪日吊死在煤山都一清二楚,自然也掌握著后金與大明的戰爭進程。而海漢的發展的確需要大明的太平,所以不能坐視后金一步步擊垮這個日暮西山的帝國,必須要采取行動來牽制后金。
不過穿越者們所掌握的歷史,在這個時空中因為他們的出現已經或多或少地在發生著改變,特別是在海漢介入到后金與大明的戰事之后,整個歷史的發展軌跡肯定會與原本的走向有所偏差,所以這些尚未發生的史實有多少會兌現,多少會發生改變,現在也沒人知道。哪怕穿越者們手眼通天,也無法完全預知進軍遼東之后會帶來的國際局勢變化。
慶功宴上,主題自然還是要回到“慶功”二字上。雖然這次出征,陸軍在作戰過程中所榮立的戰功更為豐厚,但作為主力部隊的特戰營留在旅順并未回歸,只有騎兵營因為天氣原因,大部分人馬跟著海軍艦隊一同撤回到了山東。所以當下宣布戰功的時候,陸軍方面的當事人有多半都不在現場。
劉尚仔細聽了一下,發現這次的戰績其實也沒有多么夸張,不過斃敵數百,俘虜若干,在國與國的戰爭中只算是中小規模的戰斗,看樣子后金駐防旅順的兵力也極為有限,才會沒能招架住海漢這次大規模的討伐。當然了,雙方投入交戰的兵力并非此戰的重點,軍方宣稱的以步破騎,這才是讓劉尚大為感嘆的地方。
后金鐵騎的厲害,就算不是生活在北方的人也有所耳聞,畢竟就連以馬背民族著稱的蒙古人,近年來也被后金軍打壓得很慘。而大明與后金交戰中最為忌憚的兵種,便是來去如風,戰術靈活多變的后金騎兵了。大明用以鎮守北部邊疆的關寧鐵騎,早些年還有一點拿得出手的戰績,但自從毛文龍、袁崇煥先后死去,這支精兵也逐漸呈現出頹勢,如今也不敢再輕易出戰了。至于大明的步兵就更慘一些,已經基本放棄在野外環境與后金軍交戰,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死守著遼西地區的堡壘不出。
步兵是如何在野戰環境下打敗了后金騎兵,僅憑軍方這簡短的戰績通報,劉尚肯定是沒辦法憑空腦補出來的。但他也知道海漢軍對于戰績一向不會夸大太多,勝了就是勝了,不至于虛構出步兵戰騎兵這樣的戰局來欺上瞞下騙取戰功,想來必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戰術或武器被運用到了作戰過程中,才會有如此違背常理的戰果出現。
劉尚的猜測其實已經與事實十分接近,只是當下這個場合,他也沒辦法立刻找到相關人員進行求證,只能默默地先將這個疑問記下來,待過后再設法打聽事情真相。他現在的身份是政工干事,同時兼任著宣傳任務,因此完全可以用公事作為理由去向軍方了解此事,倒也還算方便。這個時候他就真的很感謝于小寶能給了他這樣一個行事便利的官方身份,否則恐怕連跟這種軍政大事沾邊的機會都難以得到。
作為慶功宴的主角,重頭戲自然而然集中在了海軍這邊。但事實上海軍艦隊在這次的作戰行動中并未與敵軍直接交戰,大部分時候僅僅只是承擔了登陸掩護和運輸人員物資的任務。僅在后期佯攻金州地峽的時候,才由海軍陸戰隊上陸與后金軍進行了兩天時間的交鋒。
不過相較于特戰營在旅順口所取得的戰績,陸戰隊在金州地峽的表現就沒有那么出色了,甚至一度還有點被動。如果不是后金駐軍誤判了形勢,接連兩天都主動發起攻勢,讓陸戰隊得以依靠構建在廢棄漁村的陣地進行反擊,海漢想要在當地制造出佯攻的假象還沒這么容易。真要讓陸戰隊這兩個連的人馬拉出去攻打金州地峽,那極有可能會被后金騎兵給圍困在野外,而他們卻并不具備特戰營那種戰斗力,到時候的狀況就不免很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