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寧眼見潰兵不斷從南邊的營地往這邊逃過來,心知要在這黑夜中收攏潰兵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何況今天這一整個白天都在被海漢軍翻來覆去地蹂躪,麾下士兵早就沒了抵抗的意識,就算能把人重新收攏,也很難讓他們在當前這種局勢下繼續跟海漢人對戰了。
還不等郭興寧作出最后的決斷,他的一眾親兵已經涌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將他抬上了馬,然后牽著馬趕緊與潰兵一起往北邊撤。這些人倒也不只是擔心郭興寧的人身安全,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怕自己主子一時頭鐵,要下令跟海漢人決一死戰的話,他們這些當親兵隨從的人就全得跟著陷在這里陪葬了。
郭興寧自知大勢已去,對于親兵的安排也沒有表示異議,如今除了逃命這條路,又還能怎么辦?要是真在這地方跟海漢人拼老命,戰死也就罷了,萬一被海漢人活捉,再用自己性命來要挾登州官府,那豈不是成了奇恥大辱。于公于私,郭興寧都得保全自己性命,先逃回登州城再說。
南邊不斷響起的槍聲像催命符一般驅趕著這支明軍在黑夜中向北邊逃竄,有些人慌不擇路,逃進林子里便很快與隊伍脫離,迷失了前進方向。也有人體力透支,跑著跑著就倒地不起了。
郭興寧的運氣也并沒有好到哪里去,因為顧慮會引來追兵,也不敢打起火把照明道路,結果才逃出一里多地,馬蹄就踩進一個土坑把腿給折了。魂不守舍的郭興寧也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不過還好有旁邊親兵接著,倒也沒有受傷,只是這匹跟隨他好幾年的坐騎就沒法帶走了。
當下親兵們給郭興寧換了一匹馬騎上繼續前進,結果沒跑多遠又以完全一樣的方式栽了跟頭,運氣真是差了極點。這下子身邊也再沒有備用馬匹,郭興寧只能選擇與手下一起徒步逃命了。
海漢軍在夜間發動的這次突襲非常順利,順利到甚至超出了高橋南的預料,他原本還以為明軍會象征性地抵抗一下,但接戰之后發現對方完全沒有戰斗的意圖,幾乎是在發現有敵來襲的同時就已經作出了逃跑的決定。
高橋南還唯恐有詐,沒敢放開去追擊,依然是指揮部隊以火槍陣開路,層層推進,直到把明軍營地掃蕩一空之后,他才發現對方并沒有在營地內外設下什么伏兵,而是真的就這么不管不顧地逃了。高橋南大感后悔,又趕緊帶著部隊繼續追擊。不過他們扮演追兵角色有一個優勢,就是不用再擔心暴露行跡,可以點起火把照亮前行道路,比起摸黑逃命的明軍在行軍速度上會稍快一些。
但黑夜之中也根本就找不到敵軍主將是逃向了哪個方向,高橋南只能從潰兵丟棄的各種武器、物資,來判斷明軍主力的撤退方向,然后朝著這個方向追擊下去。至于能不能由此追到敵軍主將,那就只能全憑運氣了。
這兩伙人一前一后,相隔不過里許,前面逃命的人只要回頭就能看到追兵的火把,也根本不敢停下來,而后面的海漢軍也不肯就此作罷,就這么不依不饒地墜在后面追趕。
逃了快兩個時辰之后,已經筋疲力盡的明軍前面出現了一條五丈多寬的小河,黑夜中也不知道這水有多深多急,最開始慌不擇路跳下去的幾人似乎沒游上對岸就消失在河水里了,跟隨在后的不敢跟著下水,只能等軍官的指令了。不過郭興寧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不憂反喜,他記得從現在這條逃生路線返回登州的途中是有這么一條小河存在,只要沿著河岸往西邊的下游方向走,那邊有不少村子,就會有橋能夠過河。
果然明軍沿著河岸向下游行進了約莫兩里地之后,便找到了一處過河的石橋,所有人都是大喜過望,趕緊踏上了這條逃生通道。郭興寧也是心頭一松,因為根據地圖上的標識,過了這條河往北就全是平原了,而且距離登州城已經不到三十里,可以設法向駐防在附近的明軍示警求援了。
高橋南只遲了片刻便率軍追擊到這里,但明軍部隊已經過河,撒開了腳步往登州城方向去了,這要是再繼續追下去,風險可就要比山區作戰大多了。高橋南雖然不甘,但也知道此時此地不可再冒然追擊下去,只能悻悻收兵。
當然這半天一夜的作戰也并非毫無收獲,除了斃傷明軍過百,還在追擊過程中活捉了大約七八十名戰俘,基本都是在逃跑途中體力不支倒下。也有少數俘虜人員是自覺逃脫無望,為了保命自行從山林中出來投降的。
而這支明軍的旌旗、武器、物資,逃亡途中已經丟棄大半,高橋南在原路返回時,便讓手下士兵將其中有用的物品全都先收揀起來。特別是代表明軍所屬部隊和指揮將官的各種旌旗,這些東西可是回頭向指揮部請功的憑證,只要在途中看到都一面不拉地收了。
高橋南唯恐礦區那邊的上司們等得急了,命人騎著途中繳獲的兩匹馬,先趕回礦區報信去了。這次山林中的交手因為高橋南手下所能指揮的兵力有限,未能將這支明軍困在山里,雖然頗有斬獲,但最終還是被對手逃了出去。
昨夜為了發動夜襲,高橋南和手下這些人幾乎是徹夜沒有休息過,這回程的時候為了節省體力,也就不再那么趕了。足足走了一天,中途停下來休息了五六次,直到傍晚時分才回到了礦區,向摩根和陳一鑫復命。
對于這次不算特別圓滿的戰果,摩根和陳一鑫并沒有責備高橋南指揮不力,事實上要追根究底,還是戰前的部署稍稍有些失誤。假如將部署到古現鎮附近的陸軍部隊調給高橋南指揮,只留騎兵營在明軍來時的后路騷擾,或許逃入山中的明軍就絕無幸理了。亦或是提早在戰場側翼的山林中弄出些響動故布疑陣,讓明軍不敢從這個方向撤離,而是選擇直接原路返回,就可集中兵力到古現鎮堵住明軍,然后和礦區的部隊來個前后夾擊,也必然會比特戰營這樣連夜追擊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接下來要考慮的或許就是推測對手會有怎樣的反應,己方又該如何去應對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