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崖城外的種植園
作為外交部的主官,寧崎的英語水準還是相當不錯的,甚至比來自歐洲的范迪門還稍微好那么一點點,所以雙方的溝通也不需要翻譯人員居中傳達,可以直接進行溝通。在向范迪門簡單介紹了船上的艙室分布和功用之后,寧崎便下令起航出發。水手們在船長的指揮下以最快的速度解纜升帆,其訓練有素的表現讓范迪門也是嘆為觀止。
范迪門見寧崎似乎沒有安排其他船只隨行,便主動問道:“寧先生,我們這次環島航行就只有這一艘船參加嗎?”
“閣下是擔心安全問題嗎?請放心,我們這艘船的安全性很高,而且在海南島沿海海域也不會有任何敵對武裝活動。”寧崎十分自傲地回答道:“接下來這幾天我們所航行的路線,大概算是整個南海最安全的海域了。而且沿途各地都會安排武裝船只護送,不會出現安全方面的問題。”
范迪門初時還不太理解寧崎稱這艘船的“安全性很高”是什么意思,但等到“飛速號”駛離碼頭之后,他就明白寧崎的自信是從何而來了。因為這艘船的航速實在是太快了,至少是普通多桅帆船的一倍以上,在范迪門以往所見過的帆船當中,似乎還找不出能在航速上與這艘船一較高下的對手。而且這種高航速并沒有帶來劇烈的顛簸,寬大扁平的船身有效地增強了這艘船的海上適航性,在“飛速號”以十節以上的航速駛出榆林角的時候,擺在桌上的玻璃杯甚至都沒有出現明顯的晃動。
擁有這種可怕的航速,哪里還需要擔心在海上航行期間被敵人堵截打擊的風險,范迪門相信就算是海漢自家的武裝帆船也很難跟得上全速前進的“飛速號”。雖然這艘船上并沒有裝備火炮之類的重型武器,但范迪門還是忍不住將這艘船的性能與軍事用途聯系起來,如果將其作為偵察和傳遞信息的快船使用,其良好的適航性和高航速應該都能派上大用場。
范迪門的眼光的確不差,事實上在1631年海漢使團造訪漳州的時候,船隊中就有另一艘雙體帆船“閃電號”,并且在攻打南日島的作戰中的確充當過偵察船的用途,只是那時候荷蘭人尚未參戰,不知道有這回事而已。不過在海軍有了專門的輕型偵察船之后,兩艘雙體帆船都很少再承擔軍事任務,倒是以北美幫為首的一幫人在休假時駕船出海逍遙的時候比較多一點。
不過如果認為這兩艘船上沒有裝備重型武器,戰斗力不高,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執行作戰任務期間,船上的底層武器艙里不但有m249班用機槍,有時還會帶上輕型迫擊炮和rpg,再加上北美幫的各種先進武器,其戰斗力甚至可以抵得上小半支艦隊了。雖然現在船上就寧崎一名穿越者,沒有給他的隊伍配備什么重武器,但武器艙里依然還是有十幾支后膛裝步槍,水手們隨時都可以根據形勢需要變身戰斗小隊。如果真在海上遭遇突發狀況,船上所配備的電臺也可以隨時聯系海南島各地海岸的駐防部隊,在最短時間內就近獲得支援。
“飛速號”駛出榆林灣之后,果然遠處海面上有兩艘探險級的帆船同向而行。不過“飛速號”還得稍稍放慢航速,那兩艘船才能跟上來。
范迪門見船已經繞過榆林角駛向鹿回頭半島方向,他在事前也是做過些功課的,當下便主動問道:“我們這是要去崖城?”
“沒錯,總督閣下可以看一看,昔日被大明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囚城,今時今日的面貌。”船都已經出海,寧崎對于第一站的目的地也無隱瞞的必要了,坦然告知道:“事實上在大明的行政版圖上,整個三亞也都是屬于崖城的轄區。”
“但那已經是過去了,不是嗎?我想現在當地的官府應該是聽命于你們的執委會,而不是大明國的朝廷。”范迪門當然能夠想到崖城的狀況,畢竟整個海南島都在海漢的控制之下,這些名義上暫時還屬于大明的地區在實際上聽命于誰,并不是一件難以判斷的事情。
在穿越到這個時空的當月,立足未穩的海漢就派出人馬前往崖城,與當地官方進行了接觸。崖城算是海漢最早打開的一處市場,后來與廣東商家所建立的貿易關系,也都是通過崖城的商家輾轉達成的。而崖城的地方官員,也是海南島官場上投靠海漢最為徹底的一幫人,自從羅升東、魏平等人開了頭之后,崖城官場無論文武,自上而下,統統都陸續易幟成了海漢的“幫兇”。
這七年下來后續繼任的知州、同知、通判、參將等等,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先來勝利港拜碼頭,先得到海漢執委會的認可之后才會去崖城赴任。而對于離任的官員,海漢也會視其在任期間的表現,給予一筆數額不等的“安家費”,但數目肯定是大大超過其從朝廷拿到的餉銀。
崖城當地的治安、戶籍、田產、稅收、司法等等事務,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由駐崖辦全面接手,當地衙門與海南島上其他地方官府一樣,基本淪為了一種象征性質的圖騰,已經沒有了實際的運作機制和職能。按照海漢民政部在去年完成的統計資料顯示,崖城地區常駐人口中的歸化民比例已經超過了八成,社會結構和群眾基礎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盡管對崖城的狀況有一定的預計,但當他們抵達當地時,范迪門還是對當地民眾的反應大吃一驚。
過去的崖城水寨在幾年前就已經人船皆無,全都轉行為海漢跑海運去了,只留下一個編制掛在大明兵部下面吃空餉。而崖城水寨的所在地,位于寧遠河入海口的港灣,如今也變成了本地的客貨綜合碼頭。“飛速號”抵達的時候,碼頭上已經人頭攢動,全是聽到消息來迎接執委會大首長的群眾,粗略一看至少也有六七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