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北上考察(六)
對馬島的位置正好居于朝鮮海峽正中間,戰時可以此為基地封鎖海峽航道。不過對于海漢來說,在這一地區第一候選的海軍基地位置仍然是佐世保灣,對馬島這種環境頂多只能臨時駐扎,卻很難長期維持一支海漢艦隊的日常運行。而且以海漢艦隊的實力,在東北亞海域幾乎不可能遇到能與之匹敵的對手,暫時沒必要通過占領對馬島來擴大原本就已經非常大的優勢。就算軍方想這么做,執委會大概也不會批準這種投入跟收效不成正比的計劃,除非是今后真有封鎖朝鮮海峽的必要,否則這地方占下來也是白白消耗軍費而已。
船隊駛過對馬島北端之后,隔海相望的便是朝鮮半島的主要港口之一釜山港了。釜山的意思為“釜狀的山”,早在15世紀初期,釜山就被朝鮮李氏王朝指定為對外商貿港口。不過若以經營規模而論,釜山港比起南邊的長崎港尚有差距。大多數西方商人都是以長崎港或平戶港作為遠東地區的最后一站,極少會再繼續向北航行去到釜山。
不過海漢船隊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東北亞地區的實際狀況,自然也不會漏下了朝鮮半島南端這個重要所在。為了能夠順利進入釜山港,船隊還特地在對馬島停留了一天,為的便是從當地的商館中雇傭朝鮮人作為向導。
令陳一鑫感到欣慰的是,朝鮮人對于“海漢”也并非一無所知,早在兩三年之前,已經有海漢商品通過貿易渠道流入朝鮮半島,甚至據說有一部分被作為貢品獻入了宮中。不過由于這些商品是跨海運來,數量又極其稀少,其價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按照朝鮮向導金南義的說法,朝鮮市面上有限的一點海漢商品幾乎都是被皇親國戚給包圓了,價格再高也不愁銷路。
在距離釜山港尚有數海里之遙的位置,陳一鑫已經能夠從望遠鏡中看到釜山港灣絕影島南端的太宗臺了。這個地方據說是得名于新羅太宗武列王曾在統一朝鮮半島后游覽至此,因而才得名太宗臺。
釜山港雖然在后世是世界上數得著的綜合大型貿易港之一,但在這個時代的建設水平卻顯得十分寒酸,碼頭上就只有數條延伸入海的木制棧橋,規格和新舊程度都存在明顯差異,顯然不是統一規劃的產物。僅從港口的規模和設施來看,相比日本人經營的平戶和長崎兩個港口都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就更不用說海漢自己經營的港口了。
船隊剛在碼頭靠岸不久,朝鮮官員便來收取入港停靠的費用了。讓陳一鑫有些吃驚的是,盡管有向導從中說合,朝鮮官員依然堅持要收取每艘船每天三十兩銀子的停靠費。陳一鑫認為這筆錢大概不會被計入到當地的財政收入當中,多半直接就進了某些人的腰包。這種事雖然在其他地方的港口也會發生,但像朝鮮官員這樣明目張膽地索要銀子,陳一鑫倒是第一次碰到。
陳一鑫當然不會為了這點小錢跟朝鮮官員計較,他的任務是來此搜集情報,花費開銷都在其次。但半天過去之后,他忽然覺得自己交出去的這筆錢有些不值。
釜山這地方的商業程度遠不及先前在日本駐留過的平戶長崎兩處港口,與其說是貿易港倒不如說是貨運碼頭比較恰當。陳一鑫派出去的人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把港口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這不是偵察兵和情報人員們能干,而是這地方實在沒什么可調查的,港區一眼就能看到頭,在這里停靠的船只有九成以上都是來往于日本朝鮮之間,每一趟運送什么貨物,價格多少,都是長期一成不變,隨便問問就知道了。
但以了解到的情況而,這些情報的價值真的十分有限,因為釜山港的貨運量實在太小,即便掌握了這些數據也沒什么實際意義。陳一鑫在召集手下商議之后,決定把原定在釜山停留三天的計劃縮減為兩天。如果不是要順便搜集一下這邊的地理資料,陳一鑫甚至覺得兩天都有點多余。
有錢好辦事,這一趟的釜山之旅再次證明了這個顛簸不破的真理,既然朝鮮官員喜歡銀子,那這路子就很好打通了。船隊在兩天后離開釜山港時,負責管理港口的朝鮮官員居然親自到碼頭送行,態度也變得有些諂媚――在見識過海漢人的財力之后,很難有人能完好無損地守住自己的節操。
船隊從釜山港出發之后便沿著朝鮮半島的南端向西航行,進入海南郡地界后便折向南方,駛往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濟州島。
目前濟州島的行政編制是濟州牧,下轄大靜、旌義兩縣。不過濟州島并無官方設立的對外貿易港口,陳一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并沒有在濟州海峽這邊靠岸登陸,而是耐心地繞過了大半個濟州島,最后在南部海岸尋了一處僻靜海岸靠岸登陸。
這個時代的濟州島上居民不過兩三萬,環境地廣人稀,登陸的偵察兵走出去三四里地之后,才看到了遠處的村莊炊煙。而根據事前搜集到的情報,離這個登陸點最近的駐軍也在三十里之外,無需擔心會在這里撞上朝鮮軍隊。不過這種徒步偵察對于面積數百平方公里的大島而,其實作用不大,也就只是看看本地民眾的居住環境,農田耕作情況等等。
當然話說回來,這個島上的駐軍也不過才千人上下,平時維持一下島上治安,防范小股海盜登陸劫掠,還可以湊合著用,但與海漢民團相比,戰斗力就相差太遠了,對其進行偵查都沒有太大的必要。以陳一鑫的看法,一個齊裝滿編的加強連就足以平推島上的朝鮮駐軍了,何必還要冒著打草驚蛇的風險實施偵查。倒是把這些時間節約下來,在南部海岸線上多找幾處適宜實施登陸的地方,為后續可能在濟州島采取的軍事行動做準備,或許會更有實際意義一些。
在偵察行動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終于是引起了濟州本地駐軍的注意,并派出了兩艘船試圖配合岸上驅趕這些身份不明的不速之客。然而當他們發現不速之客所搭乘的帆船比自家的船大了許多,而且船上還裝備了不少火炮,當下便果斷調轉船頭往回跑,根本就不打算嘗試驅逐了。
當地守軍的這種動作也是讓陳一鑫有些哭笑不得,這濟州島上的守軍戰斗意志如此薄弱,日后若是真要對這個地方動手,倒是可以省下不少麻煩。
既然已經暴露了行跡,陳一鑫索性便下令公開行動,沿著濟州島南岸對地形進行了測繪。而濟州島守軍在此期間一直龜縮不出,竟然對于海漢的偵察行動十分配合。船隊在濟州島南岸又待了兩天之后,陳一鑫讓人拿著銀子在當地村落購買了一些食物補給,這才不慌不忙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