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只接了號牌,卻將銀子推了回來:“你莫害我,我若是收了你的銀子,這份工可就丟了!船上的人先等著,待我驗明號牌之后方可下船。”說罷便拿著號牌又下到岸上去了。
吳煥之猜測他大概是拿著號牌去對自己前兩天的登記資料去了,果然沒過多一會兒,那人便折返回來,問了吳煥之同樣的幾個問題。
吳煥之照著登記時所說的情況一一作答,那人還要求船上所有人員到甲板上集合,點算人頭。這時候又上來兩個穿著灰色軍服的海漢兵,讓船上包括吳煥之在內的人都變得緊張起來。好在并沒有發生什么狀況,清點完人數之后,那人便將號牌還給他,宣布吳煥之可以和他的幾個隨從下船辦理入住手續了。
“你們這幾日便先在船上住著,莫要惹事,待我辦完事情回來,另有打賞!”吳煥之下船之前,不忘向周海又叮囑了一遍。
下船之后,不難看到路邊每隔一段就豎著一塊顯眼的文字標識牌,讓參加招商會的人員順著指引的方向前行。當然如果是不識字的人,碼頭這片區域到處能看到穿灰衣的海漢兵,膽子大的也可上前詢問。
走了大約半里路,吳煥之便看到前方豎著一塊碩大的牌子,上面寫著“入住辦理”的字樣。吳煥之上前出示了自己的號牌,三兩下便辦好了手續。
這定海港原本就是舟山地區最繁華的海上港口之一,開設有不少旅館飯店,但其經營者都是舟山船幫的內部人員,所以這里易主之后,這些服務設施也就被新來的主人一并接管了。海漢接下這里之后,自然便將其先納入統一經營,待這招商會完成之后,再看是不是要分別承包給其他人來經營。
幾人剛安頓下來,便聽到外面有喧嘩之聲,吳煥之遣人出去一探,說是海漢人在街上貼了關于明日招商會的告示出來,只是這隨從識字不多,也不知道告示上具體寫了些什么內容。吳煥之一聽便坐不住了,趕緊又重新穿戴整齊出門去看告示。
街上已經圍了不少人在看告示,出現在此時此地的基本都是有些家底的富商,文化程度倒也還湊合,不需旁人解釋就能看懂告示內容。
告示上的內容主要是后面三天的招商會日程安排,寫了滿滿的三大張紙。吳煥之先通覽了一遍,發現自己實在有些記不下來,趕緊又叫人回房間去拿紙筆,打算把這告示上的內容摘抄下來。
這幾天招商會的內容是在太多,有很多是吳煥之不了解或者沒興趣的項目,他也不打算全程參與,主要還是想找個機會能與海漢人面談,向其推銷自己的產品。而在場的這些商人們心態大致都與吳煥之類似,他們全都是沒有接到請帖,自行趕來參加招商會的外地商人,對于招商會的流程安排也不甚了解,直到此時才接觸到內容。
來舟山島參與招商會雖然沒有收費,但要參加招商會上的海漢商品專營權競爭,卻是要向組織方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這是因為專營權的競爭是采取報價競標的方式決出優勝者,為了防止有人惡意出價,組織方才設置了這個手段,同時也將那些無意參與,有意搗亂的人排除在外。
為了防止某些豪門大戶一家獨大包攬多個項目的專營權,組織方還對每家商戶所能拿到的專營權數目設置了上限。當然這種措施也并不能完全杜絕有心人玩一點小手段,比如這次代表寧波知府曲余同來的商戶就有五六家之多,每一家都具備了競爭專營權的實力,加上海漢有意照顧,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在平均水平之上。
到了晚間,便有海漢官方的人來到客棧中,為商人們辦理現銀兌付銀票的手續。大宗交易中金額動輒數千兩、上萬兩,要全用現銀交易著實不便,所以海漢銀行特地為這次的招商會準備了一批不記名的定額支票,順便也是借著這個機會在江浙商人中推廣一下海漢的銀行經營項目。
雖然有些人對于海漢提供的這種服務還缺乏信任感,但也有曾經去過南方,嘗試過海漢支票交易便捷好處的商人立刻便辦理了兌付手續,將成箱的白銀換成了薄薄的幾張紙。反正離島的時候就可以換回真金白銀,也不需要再另外付出費用。
吳煥之這次也帶了兩千兩現銀上島,聽了解說之后也有些心動,便讓隨從取了一半的現銀換了十張一百兩的支票。這薄薄的一疊往信封里一裝,攜帶就十分便利了。
次日上午,舟山招商會在定海堡外的廣場上舉辦了開幕儀式。這個所謂的廣場其實就是前些天海漢軍攻打定海堡的時候,為了部署火炮在城外強行拆出來的那片區域,仗打完之后又不可能將拆掉的建筑復原回去,指揮部幾個人一商量,干脆就把這片地區清理干凈,仿造三亞勝利堡外勝利廣場的模式,在這里也打造出一個小型廣場。當然由于時間比較倉促,這個定海廣場的暫時只能用黃土鋪地,完全無法與勝利廣場的大理石磚鋪就的平整地面相提并論。
吳煥之也參與了開幕式,不過由于他是屬于沒有請帖的群體,所以坐的位置也就比較靠后,距離海漢人就坐的地方至少有三四十米遠,但總算是見到了傳說中的海漢人。出席開幕式的兩名海漢高官都是軍人,吳煥之聽旁人議論,說這兩人一個姓錢一個姓石,都是前一年在福建打敗海盜十八芝的指揮官。
這兩人簡單說了幾句,但吳煥之坐得太遠,聽得也不真切,倒是后面接著表演的舞龍舞獅十分熱鬧,讓看客們都忍不住大聲叫好。
簡短的開幕式之后,那兩名海漢高官便先行退場,接著有人舉著鐵皮喇叭出來喊話,讓參與第一場專營權競標的商家到一號場地入場等候。
所謂的一號場地,其實也就是一個四面圍起來的竹棚而已,看得出也是臨時搭建的設施。類似這樣的場地一共四個,分門別類要舉行不同項目的招商活動。吳煥之雖然對第一場競爭的海漢玻璃器專營權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但為了能夠了解專營權的產生過程,他還是提前繳納了五百兩的保證金,換了一個入場的資格。
吳煥之入場后發現這場地也著實比較簡陋,每家參與者就只有兩個藤椅座位,椅背上貼著繳納保證金之后拿到的編號。座位牌號按天干排序,吳煥之的號是“己七”座,已經是排在第六排了。他大致看了一下,每排座位有八家共十六個座位,到他這里已經是第四十多戶了,而后面居然還有兩排座位,算下來如果滿座就有六十多家商戶參與競爭,著實是有些激烈。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