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戰戰兢兢地摸出一張紙來:“這是海漢索要物資的清單……”
漢斯接過來一看,這張單子上已經有翻譯重新標注了內容。實話實說,海漢要求的補給物資并不算太過分,基本就是食物,但全部都要求最新鮮的――例如肉類就必須要活著的禽畜,而非宰殺后的。不過這個要求倒是不難理解,顯然海漢人是怕有人在食材中下毒,而活的禽畜就會把風險降到最低了。漢斯大致看了一下,城里倒也基本能置辦出來,便果斷交還給菲利普:“盡快弄好,不要再出岔子了!”
“我要是再接這種活就把自己的手剁下來!”菲利普嘟囔著離開臨時指揮部,暗暗后悔自己之前怎么會聽信了漢斯的鼓動,把談判這個活給接了下來。如今半點好處沒撈到不說,反倒是惹了一身騷,漢斯把談判中出現的問題全都歸罪在他菲利普身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為背鍋的罪人了。談判也就算了,畢竟只需要動動嘴皮子,但這組織補給的事情也要他來經手,菲利普就不樂意了,感覺自己變成了打雜跑腿的仆役一般。
菲利普帶著漢斯派給他的一隊兵在城堡里翻箱倒柜,花了兩個多小時終于是在天黑前湊齊了海漢人索要的補給品,然后趕緊裝船運出港,交到海漢人手上。
“請貴方的船隊退遠一點,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菲利普再次見到錢天敦,語氣也已經變得越發無力了:“漢斯長官了已經答應了會在兩天內就交易的事情做出最終決定,到時候貴方可以派使者到大員港來協商細節。”
“好,既然你們能夠給出明確的時間表,那我就不再催促了。”錢天敦待手下人驗完貨之后,才不緊不慢地回應道:“那么我們就兩天之后再見吧。”
說實話讓艦隊在大員港外過夜,錢天敦還真有一點不放心,本來也打算在夜色降臨后撤到稍遠一些的地方去。既然現在荷蘭人這么合作,錢天敦也就順勢賣個面子了。這中間空出來的時間,正好繼續南下考察其他的預定目標。
臺灣島南部除了目前荷蘭人占領的大員港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處自然條件較好的港口,即后世的高雄港。不過這個時候這地方的名稱并不是高雄,而是由土著馬卡道族所命名的“竹林”,而其發音與閩南語的“打狗”音相近,所以漢人稱其地名為“打狗”,天然港口也被稱之為打狗港。至于后來在日據時期被更名為高雄,是因為日文中“高雄”的發音正好也是近似于閩南語的“打狗”。
打狗港的真正開發還是從鄭成功占臺之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以漁港的角色為主,直到清咸豐年間,清政府因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將打狗港確定為臺灣地區四個開房的通商口岸之一,其他三處分別為雞籠、滬尾(淡水)、安平(大員)。至此打狗港才從漁港轉變為商港,并在1864年設立了打狗海關。
而目前這個地方還屬于無主之地――土著居民自然是不會被計算在內,錢天敦認為如果未來要整體開發臺灣島,這個港口也是海漢必須要拿下的地區之一。而當地距離大員港的航程僅僅二十多海里,半天即到,都到了這里了不去走上一圈的確說不通。
雖然知道荷蘭人不太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再使出什么挑釁行為,但錢天敦還是很小心地將兩艘偵察艇都留在了大員港附近的海域,繼續執行監視行動。他倒不是害怕荷蘭船隊突然出來咬自己的尾巴,而是擔心萬一荷蘭人鋌而走險,直接去澎湖搞突襲,那也是個很麻煩的事情。這次能夠作戰的船只幾乎都傾巢而出了,澎湖當地并無可依賴的海防力量,錢天敦出門在外,也得時時小心,謹防著被對手給抄了老窩。
當晚第四艦隊便往南航行了大約十海里,才在近岸處降帆下錨。第二天一早,艦隊繼續往南,很快便到了目的地。
艦隊在距離海岸大約一海里的地方放慢了速度,沿著海岸線緩緩前行。錢天敦站在甲板上,仔細觀察著海岸地形,同時核對自己手頭上的衛星地圖資料,找出實際地形與地圖之間存在的差異,以便修正資料。
海漢軍方手上雖然有非常詳盡的衛星地圖可用,但數百年的大自然變遷還會讓地形存在著變化差異。比如之前去到的大員港,其實際地形地貌就與錢天敦手中掌握的地圖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大員港外圍的海岸線還是一連串沙洲,就連熱蘭遮堡也是建在一塊沒有與陸地直接相連的沙洲上,而后世這些地方全都因為泥土淤積與陸地連成了一片。海漢艦隊看起來的確是封鎖了進出大員港的主要航道,但其實港灣中還有好幾處水道可以供吃水較淺的小船繞開海漢艦隊的封鎖圈出港。這些細節如果不是親臨實地查看,是絕對沒辦法掌握的。
不過打狗港這邊的情況顯然要比大員港好得多,在海上的初步勘察結果,這里與后世的地形并無太大的差異,而這個情況也比較符合史實。在原本的歷史中,大員港后來就是因為淤積太嚴重,逐步失去了臺灣第一港的地位,而高雄港則是成為了后世全臺灣最大的港口,甚至一度位居世界貨柜吞吐量第三位,僅次于香港和新加坡。
在錢天敦看來,這個地形狹長的港灣不但適合作為貨物吞吐的商港,而且其港灣水域中錨地面積較大,附近又有大片山林,完全可以在這里興建大型的造船廠――而后世的高雄港里也的確建有規模龐大的船廠船塢,也是整個臺灣島的造船業中心。
當然了,如果海漢人把這個地方占下來發展造船工業,大概近在咫尺的荷蘭人會感到非常的不爽。雖然大員港里也有一個小小的造船廠,但所能建造的船只噸位都在百噸以內,并不足以就近跟海漢造船業形成競爭。而海漢如果能夠在距離三亞700海里之外的地方興建另一座大型造船廠,對于擴展海上控制區的幫助是不而喻的。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