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成大朋回過神之后,立刻便意識到戰局恐怕不像巴特嘴巴上說的那么輕松,否則荷蘭人也不用急于再度從民間征人加入護城軍了。
巴特自己也有征兵的任務在身,便不再與成大朋多說,當下就告辭離開了。臨走前倒是沒忘了囑咐成大朋,讓他緊閉大門,不要急于外出。成大朋一聽這話,便知戰事尚未結束,所謂打跑了馬打藍人云云,大概也是荷蘭人為了安撫城中民情的說法而已。
不過對于正在進行中的戰事,成大朋也的確沒有什么能力去干涉其進程。好在馬打藍人的運糧船隊幾天前就已經出發,算算時間大概也過了勿里洞島了,其行程不會被巴達維亞的戰局變化影響,至少前期所獲得的情報能有非常大的機會送回北邊去。
陷入混亂狀態的馬打藍軍在這天剩下的時間中沒有再嘗試向巴達維亞城發動攻勢,而城中的守軍也因此得到了極為寶貴的喘息時間。盡管天黑之前最終沒能組織起兩千人的隊伍,但東拼西湊之下,還是從城中搜羅了過千男子補充到防線上。至于這些基本沒有戰斗技能的普通人能夠在戰線上支撐多久,那就不是范迪門現在有時間去考慮的問題了。
通過對抓獲的戰俘進行審訊,范迪門獲知了馬打藍軍將物資和作戰裝備都存放在港口,而這些東西極有可能已經在白天的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范迪門由此認為馬打藍人一定會在天明之后再一次對巴達維亞城發動攻勢,而且極有可能是一波流。
這種判斷的根據是馬打藍軍沒有在擊退荷蘭艦隊后立刻發動對巴達維亞城的反撲,范迪門認為這是敵方在大火中損失太大所導致的后果,他們必須要清點剩下的戰爭物資,才能確定這場仗是否能繼續打下去。如果損失不大,那么戰場上出現的休戰期也不會這么長,顯然是因為火災損失過大已經影響到了馬打藍統帥的決策,才會拖了這么久都沒有任何反撲的跡象。
如果馬打藍軍剩下的物資已經無法支持長期作戰,那么他們撤退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但如果他們就此撤離肯定也不甘心,少不了臨走之前還要搏這最后一把。
7月14日晨,范迪門在睡夢中被衛兵搖醒:“將軍,馬打藍人開始發動了!”
范迪門趕緊起身來到城墻上,見馬打藍軍果然再次向巴達維亞城行進而來。不過由于他們前一天將大量的旌旗都留在了巴達維亞城內,此時的行進看起來在氣勢上稍稍弱了一些。
“讓所有炮手就位!先生們,能不能活下去,就看這最后一仗了!”范迪門一邊下達命令,一邊大聲給周圍的士兵們鼓勁。
不過這種鼓勁的作用很有限,畢竟類似的話在這個月里已經重復過多次,每次守軍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范迪門幾乎都是拿這種說法來鼓舞斗志。“最后一戰”起碼已經從他口中說出來七八次,能夠起到的激勵作用也很有限了。
震耳欲聾的火炮的射擊聲拉開了這一戰的帷幕,但相比毫無退路的荷蘭人,已經被打亂了方寸的馬打藍軍在戰斗意志方面顯然不如前段時間那么果斷決絕。盡管郎桑期望通過反撲來再度占領巴達維亞,從城中搜羅補給來供應給軍隊,但他手下的人并不都是這么想。不少人認為未必能在荷蘭艦隊干掉己方所有船只之前攻陷巴達維亞,城還沒打下來可能就被荷蘭人給斷了后路,如果陷入那樣的境地,打不下巴達維亞,撤也撤不走,那才真是要完的節奏。
而前期入城的軍隊已經在城內劫掠了不少財富,可以說一部分士兵參與作戰的目的已經達到,要讓他們繼續在戰場上拼死一搏,未免動力就有些欠缺了,畢竟他們還想帶著搶來的財富,活著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好好享受一番。
在各種客觀原因的綜合作用之下,馬打藍軍的作戰表現就顯得松松垮垮,遠不及前期攻城時那么拼命。而海上的荷蘭艦隊也十分趕巧地再次出現在了港灣附近,繼續前一天的戰術,用艦載炮火壓制馬打藍戰船。
戰斗一直持續到中午,馬打藍人付出了近千人傷亡的代價,也沒有能實現再次踏入巴達維亞城的愿望。而他們在海上交戰的劣勢同樣十分明顯,在荷蘭武裝船只的打擊之下,一個上午又有三艘馬打藍戰船翻覆在港灣的海面上,大約兩百名水手因此而喪生。
人員上的傷亡,馬打藍人倒還承受得住,但這種連連受挫的戰局,卻是十分動搖馬打藍人的軍心。前段時間攻城戰雖然打得磕磕絆絆,傷亡慘重,但幾乎每一天都能看到進展,而且到了戰爭后期雙方的傷亡比也越來越接近。但沒想到在最后一刻殺出來的荷蘭艦隊竟然扭轉了局面,讓雙方又重新回到了起跑線上。而這次馬打藍軍似乎難以找到狀態,預計中應該輕易拿下的北城門居然也再一次變成了難以攻克的要塞。
當天日落之前,城頭上的守軍終于發現馬打藍軍主力開始向海邊移動,看樣子是打算放棄再次進攻了。這個好消息讓筋疲力盡的守軍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盡管在這一天的交戰中他們沒有讓敵軍得逞,但同樣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能夠繼續作戰的職業軍人已經不足三百人,剩下的統統可以稱之為炮灰。如果馬打藍人隔天再攻,城內的守軍基本就只能束手待斃了。
15日一早,守軍發現城外已經沒有了馬打藍軍的活動蹤跡,對方已經全部撤往港灣。范迪門這個時候才終于放了寶貝騎兵出城,抵近查探敵軍的動向。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