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十八芝的逃亡計劃
既然福建官府愿意主動出力解決海漢力有不逮的后勤運輸問題,那么海漢這邊也的確就沒什么其他的后顧之憂了。剩下來需要討論的,就是雙方如何在行動當中能協調一致,做到令行禁止。
這種跨陣營的指揮體系在大規模作戰中無疑是一個難題,而且此次戰場是無邊無際的大海,各支部隊之間的聯絡通信手段往往只能依靠旗語和煙火,戰場上的溝通效率也會受其影響。去年兩次在南日島海域作戰期間,海漢海軍和福建水師多數時候都是分開行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雙方在指揮體系上的差異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融合。
不過南日島戰役之后的半年多時間里,福建水師倒是有了不少機會和駐金門島的民團海軍一起合練。加上福建明軍中本來就有不少將官曾經接受過海漢的短期軍事培訓,合練起來進度倒也不慢。時至今日,提前數月到金門島與海漢海軍合練的數艘海漢造戰船已經基本能夠跟上海漢的節奏了。
但這也僅僅只是福建官府此次參戰的其中一支軍隊而已,此次將要出動參戰的船只將多達三百余艘,與海漢海軍提前進行過合練的不過十之二三。當然了,福建水師并沒有這么多戰船可用,其中有一多半是從漳泉兩州臨時征調的民船,在戰時充當運送士兵和物資的工具。而這些臨時征調的船只在此之前并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福建水師所能做的也就只是派出一些水兵到這些船上去擔任領航和指揮。
如果在海上爆發大規模的混戰,這些船只未必能如臂指使地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倒是容易因為溝通不暢而拖了自己人的后腿。因此在開戰之前,雙方就必須要先商定一些戰時溝通、辨識身份以及處理突發狀況的辦法。
4月17日,福建明軍的參戰部隊也基本完成了集結,水陸兩軍都已經在中左所做好了開戰前的準備。而福建官府為此所調集的各種作戰物資,也正源源不斷地送抵中左所和金門島兩處軍事基地。
近日漳州泉州的大規模人員物資調動并沒有進行掩飾,而這樣的大動作也瞞不過海峽對面的澎湖。事實上在海漢大部隊開進福建當天,就已經有消息傳回到澎湖。
海漢民團大部隊的到來對于十八芝來說絕對是一個壞到不能再壞的消息,盡管在此之前鄭芝龍等人對于局勢惡化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有了一定的預計,但心里難免都還存有一絲僥幸,認為海漢的動作或許不會這么快。當這天真正來到的時候,十八芝上上下下還是陷入到了難以抑制的恐慌之中。
在消息傳開的當天晚上,就有三艘船無緣無故地從馬公港消失了。雖然這些人沒有在離開前留下只片語,但留下的人卻在紛紛傳說離開者就是為了逃避海漢人即將發動的進攻。十八芝的頭目們并沒有及時對這樣的傳聞進行管制,然而過了一夜之后,馬公港又少了幾條船,而這次偷偷溜走的家伙不但帶走了船,還打著鄭芝豹的名號從島上的糧倉提走了三千斤糧食。
鄭芝龍得知之后自然是大發雷霆,一面派船追捕逃走的屬下,一面將鄭芝豹叫到書房狠狠地訓斥了一通。訓完自己兄弟之后,鄭芝龍倒也沒忘了亡羊補牢,下令澎湖所有港口碼頭進行管制,沒有鄭芝龍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駕乘百料以上的海船出航。
鄭芝龍現在的處境的確十分艱難,雖然已經與各個大頭目商定了撤往海外,但撤退計劃一直未能完全定下來。毫無疑問,對岸如果知道十八芝選擇撤離,很有可能會銜尾而至,趁十八芝撤退期間發動進攻。而十八芝在澎湖有上萬屬下,加上家屬足足有三萬人上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全部撤走的。留下來墊后的,很可能就會被對岸的大軍給堵在澎湖。
為了能夠早日定下撤退的計劃,鄭芝龍不得不自己先站出來,從他的直屬人馬中抽出一千人負責墊后,而其他各家頭目則通過抽簽的形式,抽出四家來再湊一千人,總計兩千人留在澎湖主島上,作為最后一批撤離的人員。同時鄭芝龍也特地派了數艘快船前往漳泉附近海域,監視聯軍的動向。
而海峽對面的聯軍自然也沒有閑著,加緊了在海峽內的巡航力度,雙方在四月中旬的短短數天之中,就在海上交手了好幾次。不過十八芝一方明顯吃虧多一些,因為聯軍派出來巡航的船只幾乎都裝備了產自海漢的火炮,而十八芝的偵察船為求輕快,船上基本不會配備任何重武器,雙方一旦接近到一定的距離,聯軍一方的火炮就會讓十八芝的海船嘗到只能挨打不能還手的滋味。
到四月下旬,十八芝的船已經不敢在白天靠近金門島附近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只能選擇入夜之后才從比較遠的地方駛到近處進行觀察。這樣的偵察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只能大致地判斷出聯軍一方的艦隊規模。鄭芝龍所獲得的報告,也只是三百到五百艘船這樣一個比較模糊的數字。
盡管十八芝手頭可用的船遠遠不止三五百艘,但鄭芝龍也明白自家的船跟對手的船比起來并不在一個實力層面上,南日島的教訓已經充分表明了雙方的實力差距,鄭芝龍也并不打算再用自家的海船和兒郎白白去給對手刷戰績了。
四月底,去琉球和浙江考察環境的兩支船隊也先后回到了澎湖。浙江方面傳回來的消息讓十八芝的大頭目都是心中發涼,沿海島嶼較多的臺州府、寧波府都加強了對近海的防御力度,甚至要求島上的住民暫時回遷到大陸上,避過這段風頭再說。而浙江方面的反應如此之大,據說就是來自于福建官府向其提供的資料,表明了十八芝將在四五月之間攻打兩省的松門衛、昌國衛、觀海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