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遷當然不會就此放棄,繼續勸說道:“大人,即便要調動本地軍隊前往瓊州島剿匪,這所需的物資,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籌齊的。待我軍花上十天半個月籌備好物資開拔,那時候被海盜圍攻中的瓊州府城形勢如何,真的很不好說啊!”
“這個……”王尊德聽了這話不禁也有些猶豫。
劉遷說的的確是實情,如果說廣州這邊要調集六七千的軍隊,也不可能為此抽完廣州城的駐軍,將廣州變成一座空城,勢必還得從周圍的州縣少量抽調駐軍。這調集軍隊就是一個相當耗時的過程,再加上幾千人人吃馬嚼,每日所需消耗的物資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海的那頭是不是能夠提供補給,現在也難以預料,最穩妥的辦法肯定是要在出發前就籌夠援軍在瓊州島作戰需要消耗的物資,然后才渡海作戰。而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恐怕比調集軍隊還要更長,劉遷所說的十天半個月,還真不是夸張的說法。
劉遷見王尊德面色有些猶豫,便趕緊抓住時機繼續勸說道:“再有,我軍要去往瓊州島,要么從珠江口乘船南下,要嘛就行軍至雷州渡海,但無論是哪一條路,都需要大量的海船才能實現。即便是從雷州南端渡海過去,這一來一去就是一天時間,分批渡海,有兵力分散之虞,同時渡海,又恐準備不了這么多的船只。何況那群海盜有能力將數千人送到瓊州島上作亂,想必其海上戰力也不可小覷。如今海盜已經封鎖了瓊州海峽,我們派去的援軍在登島之前,搞不好就得跟這些海盜在海上先打一場了。”
王尊德心里暗自一驚,跟海盜陸戰起碼還有得打,但海戰的話……那真是要好好斟酌斟酌了。前幾年珠江口海盜肆虐,前任總督也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而王尊德上任之后無疑是揀了個便宜,珠江口的海盜都被海漢人給打跑了。但廣東水師這幾年被海盜壓得一直窩著連水寨都不太敢出去,根本就談不上還有多少作戰的能力了。這要是派出去打海戰,結果如何還真是沒人敢打包票。
“那以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應對才是?”王尊德此時也不敢妄下定論了,打算還是聽聽幕僚能出什么主意。
“大人,海漢人早前就已經發了話,說要自行發兵驅離海盜,依卑職之見,此時倒是讓海漢民團派上用場的好時機!”劉遷兜了一個老大的圈子,總算是說到了正題上面。
“理由呢?”王尊德將身子靠在椅背上,換了一個讓自己舒服一些的姿勢,準備好好聽下劉遷的見解。
劉遷見王尊德有興趣繼續聽下去,便連忙按照自己準備好的思路開始了說服工作:“其一,海漢民團兵強馬壯,據瓊州當地的消息,其戰力甚至遠勝官軍……”說到這里劉遷看王尊德沒有表示異議,才繼續又道:“海漢民團在地方上也是一個隱患,想必大人也一直在考慮如何消除這個隱患,如今既然有海盜打到了瓊州島上,海漢人又自告奮勇要去出這個頭,倒不如就遂了他們的意愿,順便消耗一下他們的實力,也能讓地方上少一點隱患。”
王尊德自然不會對海漢民團的戰力表示異議,民團軍前兩年的各種戰績,王尊德都是有仔細研究過的,對于民團軍的戰斗力高于大明官軍這種看法,他也是認同的。但海漢人的據點在崖州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而他們也似乎無意向外擴展,所以對海漢民團的存在這件事,王尊德一直都是睜只眼閉只眼的。
但正如劉遷所說的那樣,民團的存在對大明官府而,始終是一個不安定因素,何況海漢人在有錢之余,還能自行造槍造炮,甚至連戰船也能造,這簡直就是應該治罪的行為了。然而海漢人在崖州那邊已經成了氣候,盡管當地每年上繳的賦稅一文不少,但王尊德也并不是真的聾了瞎了,市面上關于三亞的各種傳聞,他也同樣有所耳聞。即便是刨去那些夸張的成分,海漢在崖州的影響力也已經遠遠超過了大明官府,這大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如何能夠消除海漢的軍事影響力,讓這群人老老實實地做順民,這也是王尊德就任之后一直很頭疼的事情。盡管海漢人似乎很賣他的面子,該給官府掏錢的時候一點都不摳門,但王尊德依然認為必須要想辦法降低海漢的武力水平才行。直接下令顯然并不會有什么作用,即便海漢人口頭答應了,但崖州那地方已經是被海漢人經營得水潑不進,而王尊德也并不想逼反這群危險的家伙。
現在聽劉遷這么一說,派民團去剿滅海盜,似乎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不管海漢民團有多強大,這打仗終究是要死人的,何況這種規模的交戰,所需耗費的錢財物資都不是小數目,官府能夠省一點,來年交給朝廷的賬目也就不至于搞得太難看。
不過王尊德聽完這段之后并沒有立刻下定決心,聽了之后只是微微點頭,示意劉遷繼續。
劉遷忙接著說道:“其二,海漢民團駐地至瓊州島北部失陷的地區,遠比從廣州這邊調兵要近得多,而且海漢人以海貿發家,其旗下的各種海船也足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投送兵力,運送補給的任務,此乃地利也!”
王尊德依然是點了點頭,認可劉遷的第二條理由。相比從廣州這邊調兵前往瓊州府城所需的數日航程,海漢民團從三亞地區出發,只要繞過半個瓊州島就能到達目的地。而且據說海漢帆船遠比福船廣船的航速都要更快,兩三日之間就可以抵達瓊州府城,這種速度應該是來得及對被圍困的瓊州府城進行救援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