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科在公眾面前的語之中,多有“官府當了縮頭烏龜,但海漢絕不會就此低頭”的意味。而海漢表現出的這種“高風亮節”,也得到了廣州商界的大力支持,雖說馬力科表示作戰費用都將由海漢自行承擔,但眾多在瓊州島上有著切身利益的商家還是踴躍捐款,僅三天時間就募集了八萬兩銀子,由廣州商會負責人李繼峰交給駐廣辦作為此次海漢民團出兵的軍費。
這消息讓廣州的大明駐軍將領很是有些肉疼,早知如此,就應該主動請命,先把這幾萬兩銀子撈到手上再說。然而這個時候兩廣總督王尊德早就表了態,暫時不會派兵剿匪,于是官軍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海漢人玩了這么一手自愿募捐的把戲。
為海漢捐錢的商人們倒不是配合演戲,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實情,只是單純地認為海漢人這次準備大動干戈是真的要去打海盜。只有李家等極少數跟海漢關系密切的人才知道一點點內幕,海漢這次的行動所謀甚大,遠遠不是打完這股海盜就會了結。
海漢說干就干,立刻就在廣州市面上大量收購各種補給品和藥物,并且作為表率,停止了前往三亞地區的所有定期班船。萬山港和香港也開始進入軍事管制狀態,一切似乎都預示著一場大戰的即將來臨。
就在海漢駐廣辦開始行動之后,來自瓊州島的一封密信也送到了廣州的錦衣衛衙門。這封密信是來自于錦衣衛駐三亞的天字一號密探,通過這個秘密渠道,近大半年里有大量的海漢消息源源不斷地送到大陸的衙門。盡管其中有價值的消息不多,但錦衣衛的高官相信,布下的這顆棋子遲早都會派上大用場――比如說這次的海盜風波。
天字一號密探這次送來的情報可以算是他落腳三亞之后送回的情報中最有價值的一次,因為這次的密信內容就是跟目前沸沸揚揚的海盜風波有關。
根據密探從海漢某位高層人物口中直接獲得的信息,這伙海盜攻打瓊州島的計劃已經開始實施,發起攻勢的時間近在咫尺。而其作戰的規模恐怕遠比官府想象的更大,并不是爭一城一池之地,而是真的打算要拿下整個海南島當海盜窩子。而海漢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已經全部動員起來,準備要跟海盜打一場大仗了。但為了避嫌,海漢人無法提前出兵協助地方官府守城,只能坐等到海盜發起攻擊之后才開始行動。
同時密探也在報告中指出,瓊州島北部幾個州城的官府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仍然以為這只是小規模的海盜襲擾,這樣的態度恐怕將要在接下來的交戰中吃大虧。根據海漢人的推測,海盜有九成的可能性會采用偷襲的方式奪城,而地方的官府和守軍顯然對此都缺乏相應的警惕性和準備,戰事一起,恐怕北部的幾座城池會很快就丟掉。
而這封坐實了“海盜即將攻打瓊州島”的密報,當然就是出自已經投靠海漢的錦衣衛探子李清揚之手。對大明官方而,由他這個特殊渠道所傳出去的消息,遠比民間傳聞更為可信。而且安全部為此已經前后籌劃了好幾個月,整個方案中已經幾乎沒有任何漏洞,密報中的措辭也是經過反復推敲,確保錦衣衛那邊拿到之后就會百分百上鉤。
廣州的錦衣衛衙門在得到這封密報之后,果然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坐鎮廣州的千戶一邊派人八百里速報南京鎮撫司,一邊將相關的信息通知了總督府。直到這個時候,王尊德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判斷可能有誤,瓊州島的形勢要遠比自己預計的更為嚴重。然而總督府前兩天剛作出不會派兵的表態,現在如果馬上要改弦易轍,這毫無疑問就是掄起巴掌扇自己嘴巴了。
就在王大人還處于進退兩難之際,海漢方面已經開始了第一步計劃――攻占儋州。儋州是瓊州島的西北重鎮,同時也是安南海岸前往瓊州島的最近航程,加之這里有天然的港灣可供大量船只進入停靠,可以為攻勢發動時大批自海上而來的作戰人員提供登陸點,因此軍方當初在制定作戰方案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將這里作為了第一攻擊點。
穆夏柏和馮安楠所率領的先頭部隊,在十月一日就已經分批潛入儋州以西和以南地區。十月三日安南船隊抵達儋州外海的同時,兩人所率領的部隊便同時動手,切斷儋州往東、往西南兩個方向的主要交通線。
十月三日上午十時左右,白馬井附近的漁村居民們都聚集在海邊,目瞪口呆地看著這支從未見過的龐大船隊魚貫駛入儋州灣。他們在前一晚已經被一群身份不明的武裝人員軟禁起來,不過與想像中的海盜有所不同的是,這些武裝人員并沒有對他們打打殺殺,也沒有搶劫他們的財產和妻兒,只是要求他們在近期不得隨意出入,擅離村莊者一律以奸細論處。
只要能夠安安穩穩地活下去,并沒有人會傻乎乎地跟這些配備了刀槍的武裝人員硬扛,于是村民們都乖乖地待在村里,當起了看客。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