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467.第467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

      467.第467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

      第467章來自安全部的報告

      對于人員編制總共才兩三百人的安全部來說,一個七人小組已經算是中等規模的外勤小隊了。不過出于安全考慮,這個外勤小隊中并沒有安排穿越者擔任指揮,因此他們在巴達維亞所能收集到的情報并沒有很好的辦法能及時地送回三亞大本營,大概每一兩個月才能由去往當地的商船帶回一份書面的報告,時效性其實并不好。當然正如陶東來所說的那樣,情報收集工作也不急于一時,這些潛伏在巴達維亞的情報人員遲早都會有發揮作用的時候。

      巴達維亞情報站的工作并不是陶東來和顏楚杰一起來到安全部的唯一原因,除了向外派出情報人員收集信息之外,安全部的另外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反諜報工作。距離上次抓捕錦衣衛探子李清揚等人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不過由于案情不明,加之為了避免對手派出多批次人員這種狀況,安全部還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嚴格盤查,直到最近才算把案子給結了。陶顏二人今天來安全部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聽取郝萬清的結案報告。

      “經過我們的反復提審,以及事后在廣東和三亞同步展開的清查行動,基本可以確認這伙錦衣衛探子已經沒有其他同伙,就只有被我們抓捕的五個人。南京方面直接委派了錦衣衛百戶李清揚作為行動指揮,目的是打入三亞地區,摸清我們的底細,并且給予了他在必要時調動地方錦衣衛人員配合行動的權力。“郝萬清說到這里話鋒一轉道:“我個人認為我們的存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大明情報機關的注意,但很顯然他們的重視程度不夠,否則至少應該從一開始就派出兩到三三個批次的人員才對。“

      “這個不好說,或許錦衣衛衙門也有自己的考慮。“陶東來對此倒是持有不同的意見:“看看我們自己的情況,執委會對巴達維亞足夠重視了吧?但人員和經費有限,也就只能派幾個人過去潛伏。錦衣衛只是想來摸摸底,并沒有把我們當作謀逆大案來查,投入的資源有限也算正常。“

      “李清揚的供詞是怎么說的?“顏楚杰無意參與他們的討論,這種主觀的意見肯定不如當事人自己的說法準確。

      郝萬清低頭翻看了一下資料:“李清揚聲稱他所得到的命令就是到本地潛伏下來,收集關于我們海漢的信息。至于其他行動,需要等待南京方面進一步的指示。“

      顏楚杰搖搖頭道:“這說了跟沒說差不多。那有沒有查清南京方面為什么會突然對我們感興趣?“

      “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所出口的武器。“郝萬清對此十分確定:“我們在過去兩年中買到兩廣和福建地區的各種武器可不是小數目,這一點兩位應該比我更清楚具體的狀況。光是福建水師近兩年裝備的上千支火繩槍,幾十門大大小小的火炮,這就足以引起有心人的關注了。“

      實際上海漢向大明出售的軍用裝備遠遠不止火槍和大炮,還有各種被冠以“戰術“前綴的隨身裝備,如匕首、多功能武裝帶、行軍背包、傷藥、護甲、作戰靴等等。當然這些東西的銷售對象并非明軍中的普通士兵,而是那些有消費能力,愿意為了自己在戰場上取得更好的表現而花錢的軍官們。這些東西大多都是按照另一個時空中比較成熟的產品來仿制,不管是依托于人體工程學的設計理念所帶來的舒適感還是功能設計上的便利和實用,都是同時代大明兵部的制式產品所難以企及的,而且只要是愿意花錢的主,甚至還可以提供個人定制的差異化服務。

      這些商業味道濃厚的銷售手段在實際的操作當中的確大大地促進了軍火貿易的發展,特別是那些在海漢號召之下組織地方民團的富商們,往往都會不計價錢地為自己或家人量身打造一套專屬裝備。例如李奈這個海漢文化狂熱分子,就有一套完全按照穿越者軍官標準制作的作戰服,并且個人裝備齊整,除了步話機和槍械之外幾乎全都配齊了,腰間的武裝帶還有槍套用來放置專門為他定制的兩把燧發手槍。當然,這一身到處都帶有“李“字logo的定制裝備也并不便宜,價格高達四位數,足夠買兩門海漢出產的6磅小炮了。而李奈帶著這套裝備回到廣州之后,駐廣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當中就陸陸續續接到了二十多套的私人定制訂單,總金額足以武裝一個連的民團了。

      李奈因為名下有“金盾護運“這個合法的武裝組織,平時跟廣東地面上的權貴打交道的時候也多,于是便在駐廣辦的指點之下順勢組建了一個名叫“海漢同好會“的私人組織。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像是文人詩社的組織實際上卻是一個類似軍宅俱樂部的地方,網羅了廣州府附近一大批閑得沒事又無心念書考功名的土豪二代加入。這個“同好會“每月都會組織會員們到野外圍獵、出海巡游等活動,而且都是由海漢軍方的人負責安排行程和節目,圍獵用的槍是目前民團的制式裝備,市面上根本買不到,而出海乘坐的也是海漢軍方的“探索級“戰船,普通人可沒法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這種行程的花費可并不便宜,一般參加三天兩夜的活動就得花兩三百兩銀子,然而會員們卻樂此不疲,因為這種活動每次內容都會有所不同,錯過一次,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就無法融入到這個圈子的討論話題中去。“同好會“運行了幾個月之后,已經在廣州當地發展了一批忠實的擁躉,并且開始有外地州府的年輕人慕名而來報名參加這個私人組織。

      這種組織雖然只是單純的民間性質,但由于其成員的身份幾乎都是社會中上層人士,其影響力可遠非普通的商會、同鄉會、文人詩社之類的組織可比,再加上有駐廣辦和軍方有意識地參與和引導,這個組織已經從純粹的地下社團開始朝著半公開化的形式轉變。最近這幾個月的活動內容,便是組織會員們到廣東各地由海漢資助培訓的民團巡回考察,并且在這些民團的駐地舉行小規模的軍事演習,讓這些富家子弟在游山玩水之余,也能有機會參與一下模擬的軍事行動。

      以海漢的組織能力加上豐富的活動形式,毫無疑問很容易就能俘獲住這些年輕人的心。相關部門并不需要這些人直接加入海漢民團為執委會效忠,只要讓他們心向海漢,不會跳出來與海漢為敵就夠了――當然了,把這件事當成生意來運作,順便能賺上一筆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種另類的組織自然也不是人人都會喜歡,在某些人眼中看來,“海漢同好會“簡直就是異端邪教,有辱斯文,應當誅之而后快。然而書生們的反對意見在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小霸王面前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反倒是被聽到風聲的會員們找上門去,這些年輕人有錢有勢,根本就不怕惹事。接連有幾家詩社被拆了攤子之后,廣州城內就沒人再公開議論“同好會“的不是了。在后來的歷史記載當中,發跡于廣州城的這批“海漢同好會“會員,也被稱作了海漢史上的第一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