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昌化的情況和香港島還是有些不一樣的,昌化那地方畢竟地廣人稀……”顧凱聽到這里覺得這話題已經被顏楚杰帶歪了方向,便試圖要反駁幾句。
不過他一開口,便被顏楚杰給打斷了:“昌化地廣人稀,香港島難道有很多人嗎?現在的香港可不是四百年后的香港,有七百萬人擠在那個小地方生存,就是算上整個新安縣,也沒有七萬人。現在香港島的人口還沒黑土港的人多,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北部居住,南邊就算有,人口數量也很有限。而且當地距離新安縣縣城隔山隔海,地方官府根本就管不到,將會面對的官方壓力也比昌化那邊小得多。”
顧凱還待要爭辯下去,陶東來很適時地站出來打了圓場:“你們也不用爭論這個問題了,我認為大家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從大方向上說,香港島這個地方是我們肯定要拿下的一個目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從細節上來說,對香港仔地區的情況,還必須要進行更詳細的調研。我建議,從勝利港這邊選拔一些人員組成考察小組,直接去當地考察一下具體的環境狀況,然后向執委會提交一份報告。”
“那駐廣辦那邊怎么辦?”顏楚杰追問道。
陶東來應道:“駐廣辦那邊可以繼續,既然有這個機會,干嘛不試試?你剛才也說了,能合理合法地拿下那塊地方才是硬道理,其他的問題可以慢慢再解決。崖州幾萬人的地方,我們不也一口一口地吃下來了,而且現在連海南島都啃下來半邊了,香港島才多大,難道以我們的牙口還啃不下來這塊骨頭?”
“還是老陶說得在理啊!”顏楚杰毫不吝嗇地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贊賞,眼睛的余光卻瞥向了顧凱,頗有點示威的意味。
最后陶東來這稍稍偏向于軍方的提議還是獲得了表決通過,執委會將授權給相關單位,在兩日內組織一支小型考察隊前往香港島,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民情狀況進行調研,然后提供一份綜合評估報告給執委會作為參考。
而至于說這個項目如果真的獲得了大明官方的許可,那要如何安排工程建設計劃,這次的會議上則沒有再進行相關的討論,因為建設部現在已經在超負荷運轉,根本就沒辦法再去開一處海外工地出來了。
散會之后,陶東來便來到了顏楚杰的辦公室。剛才有些話不便在會上說出來,現在私底下還是得溝通溝通的。
“駐廣辦軍事小組辦的這個事,有沒有跟軍委報備?”陶東來坐下之后,便簡意賅地切入到正題。剛才開會時顧凱所注意到的問題,他也同樣留意到了。不過他自己也是軍委的一份子,自然不會在外面拆自己人的臺,因此剛才的會議上還是維護軍委居多。
“你等一等。”顏楚杰起身從靠墻的文件柜里翻出了一份檔案,遞到了陶東來面前:“這是近六個月駐廣辦軍事小組所遞交的各種報告,你可以看一看。”
陶東來雖然在軍委掛著二把手的職務,不過因為他同時身兼數職,平時并沒有太多時間去一一過問軍隊內部的事務。類似這種駐外軍事機構定期提交的書面報告,基本都是由顏楚杰和軍委參謀部在進行處理,只有比較重大的事情才會專門通知陶東來,因此這份文檔在此之前他也并沒有翻看過。
陶東來翻開第一頁,內容是今年一月的工作匯報,他很快就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所關心的內容。
“一月十七日,蕭良押送補給品到萬山港,次日與陳一鑫一同搭乘大明海商的貨船前往香港島進行考察。考察重點為香港島西南角,香港仔海峽沿岸地區。同行者還有經常路過當地的海商黃某,據黃某介紹,香港仔地區是內地東莞莞香銷往南洋的中轉停靠點,每月在當地停靠轉運貨物的船只約有二十艘左右。”
“當日抵達香港仔港口,當地的碼頭規模較小,只能容納不超過五艘四百料海船同時進港停靠,但水文條件比較優越,實測水深可以停靠千噸以上排水量的大型船只。當地的常駐居民規模大約在三百至五百人,其中約有一半是漁民。據實地了解,當地沒有大明官方的機構存在,也沒有駐扎武裝人員,島北面的大明水師大概每個月會對這個地方進行一次巡視,期間會收取長期在這里停靠的船只東家一定數額的管理費用。”
“蕭良與陳一鑫在當地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考察,認為這個地區的開發程度還較為原始,并且沒有被直接納入到官府治下,可考慮以建埠設港的形式對當地進行事實占領。”
陶東來接著又翻看了下個月的工作匯報,其中又有段落提及香港島,不過這次不是實地考察,而是萬山港駐扎的海軍部隊在出海訓練期間曾經在香港島附近海域逗留過多日,并對當地的海況作了一定的記述。
陶東來繼續翻開后面的內容,發現近半年中幾乎每個月的工作匯報中都多少有提及到香港島,蕭良、虞堯、陳一鑫這三名派駐廣東的高級軍官都有不止一次踏足香港島的經歷,看樣子也是對這片區域下了很大的工夫。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