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再拿繩索來加固一道!”喬志亞指著一處雨棚,對身后的工頭吩咐道。作為防雨設施的施工負責人,喬志亞還在對陣地進行查漏補缺,力爭萬無一失。
陣地上的雨棚除了木樁支架以外,油布也用繩索牽引栓在了釘入地面一尺的大鐵釘上,以避免這些油布輕易被大風給刮跑。各種作戰物資特別是槍炮彈藥,更是全部用油布包裹起來存放在雨棚下,避免其沾水受潮影響使用。
下午兩點,在一陣響徹天際的雷鳴之后,黃豆大的雨點終于從天而降,噼噼啪啪地砸在了雨棚上面。幾乎所有的軍官都抬頭望向天空,似乎想用肉眼看穿頭頂上的雨水究竟有多少份量。
然而直到所有人脖子都已經酸痛之后,雨勢也半點都沒有減小,反而還有繼續增大的趨勢。如果不是提前就加寬加深了陣地上的排水溝,此時恐怕已經是澤國一片了。但即便如此,這種暴雨也已經讓交戰雙方失去了在此時開戰的可能性,海漢一方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場暴雨并沒有夾雜著大風同時到來,否則陣地上這些用繩索加固的雨棚是否經得住考驗還很難說。
直到天黑的時候,因為雨勢一直沒有減小,南越軍也沒有選擇出擊,好死不死也算是又拖了一天時間。
到了十一日中午,雨勢終于慢慢小了下來,而南越軍也抓緊這個時機,再次向海漢陣地發動了攻擊。但讓南越軍感到很絕望的是,海漢民團所使用的武器并沒有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而受到太大的影響,火炮火槍依然不出意外地成功擊發,將冒雨發起進攻的南越軍打得鬼哭狼嚎,幾乎是在民團開火的同時就發生了潰退,僅發動了一輪進攻就宣告終止。而由于周圍地勢已經變得十分泥濘,民團也沒有急于繼續推進戰線,于是這一天的戰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好在這場大雨過了這一夜之后便宣告結束,民團的軍官們終于不必擔心這場雨會繼續延誤戰爭的進程。十二日上午,民團步兵踩著稀泥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將戰線沿著香江河岸繼續朝順化城城墻推進。而試圖阻止民團的大約兩千人的南越軍隊,在火槍的集體攢射之下不得不讓出了道路。
不過南越軍的指揮倒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想,趁著中間這兩天休戰的時間,從其他非交戰方向的城墻上運來了幾門大炮,架在之前被集火轟掉的東北角炮臺上,向城外的民團步兵進行反擊。不得不說這一招還稍稍出乎了民團指揮官們的預料,在接連幾發炮彈飛進了民團的步兵陣列,砸翻了數名士兵之后,軍官趕緊命令步兵隊伍后撤到安全距離上,然后調集炮兵應戰。
由于地面泥濘,沉重的火炮在推上第一線的時候費了不少力氣,雖然僅僅就幾百米的距離,但十幾門火炮花了足足兩個小時才全部到位,然后對東北角炮臺進行了集中打擊。城墻上的火炮因為射程比較吃虧,沒辦法跟城外的海漢炮兵對轟,只能很郁悶地被動挨打。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雨前剛剛運抵火線的48磅攻城臼炮在這一戰中也終于登場亮相,并且很快就以一發精準的命中直接報銷了城墻炮臺上的一門火炮和七名炮手。天黑之前,密集的火炮打擊已經讓東北角炮臺再次徹底啞火,不過海漢試圖發動的攻勢也因此而沒有取得實際的進展。
但僅僅過了一天,形勢又起了新的變化。從北部一路追擊過來的北越軍直接跳過了廣治城不打,已經行軍到了順化城以西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并派出先頭部隊與攻打順化城東北角的海漢民團取得了聯系。
這次跨過洞海南下追擊的北越軍總兵力超過四萬,雖然其中不可避免地有相當數量戰斗力低下的農兵,但也有四千人規模,完全以海漢作戰體系為藍本打造出來的護****精銳。這支軍隊中大概有一萬人留在了北邊包圍廣治城,其余部隊都在北越大將軍鄭柏的率領下一路南下,趕到了順化城外。
鄭柏這么急吼吼地率軍南下,甚至跳過了廣治城圍而不攻,一方面是因為攻打順化城這種功勞不可錯過,另一方面也是有點忌憚海漢人在攻破順化城之后來個洗劫一空,就如同他們在會安所做的那樣。
這種事并非沒有可能,以海漢人做事的風格,他們大概會很樂于把順化城里的財富統統搬上船運回瓊州島去。而現在北越朝廷已經是將南越地區視作己有,自然不愿讓海漢人在順化城吃獨食――這城里的每一兩銀子,今后都是北越朝廷的財產啊!
鄭柏派人聯絡海漢民團,一是告知盟友,我軍已到,你們先別亂來,二來也是想要向海漢這邊索要一些補給。北越軍急于過來參與攻打順化城的戰斗,揮軍南下的速度太快,一百二十里地只用了兩天時間就趕過來了,以至于后勤補給全都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現在所攜帶的軍糧僅僅只夠三天,而彈藥儲備也相當有限,如果要打高強度的戰斗恐怕就不太夠用了。
對于盟友的請求,前線指揮部還是很大度地同意給予幫助,愿意暫時提供一部分軍糧和作戰物資。當然了,這種火線援助可并不是無償的,每一粒米和每一顆子彈的價值在戰后都將會被計入到雙方的軍費結算當中。另外運輸物資的運力也必須由北越一方自行解決,海漢民團可不會用有限的人力去替北越軍隊擦屁股。
不過由于北越軍的不期而至,指揮部先前所制定的孤軍作戰計劃也因而需要作出小小的調整。雖說獨力打下順化城也并非難事,但既然盟友的部隊已經到了附近,而且表明了強烈的參戰意愿,海漢這邊倒也不好把吃相弄得太難看了。至于城破之后該如何撈取好處,現在看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過就算北越軍參與攻城,指揮部也確信他們不可能先于海漢民團攻破城防,有些事一步快就步步快,誰先進城,誰能撈到的好處就會更多。
三月十五日,北越與海漢雙方的軍事主官在順化城北十五里的一個小村莊進行了會面。這一地區早就被海漢民團清理干凈,因此雙方都沒有攜帶太多的武裝隨從人員,顏楚杰就只帶了錢天敦加上一個警衛排在身邊。
雙方見面之后簡短地寒暄了幾句,便互相通報了開戰以來的經歷和戰果。海漢民團在順化城外很順利地將戰線推進到了距離城墻已經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并在為期二十多天的戰斗中殺傷了超過四千人的南越軍隊。
而北越軍隊所取得的戰績也同樣值得標榜一番,他們在洞海的渡江戰斗中擊敗了留守當地的八千南越軍,并將潰兵一路追擊到廣治城,最后逃入廣治城的潰兵大概不足千人,其余的人要嘛戰死要嘛就成了北越軍的俘虜。雖然廣治城還沒有拿下,但其城中的守軍已經不足三千人,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威脅力了。鄭柏是打算打下順化之后,再抽出部分兵力回去攻打廣治,應該也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