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好說,既然是造來自己用的船,那都按建造成本來算費用就好。”白克思提出這個合股方案的時候,就已經有所準備:“造價按大明船廠的造船費用為準,這樣就免得再起爭議。”
鄭柞一想,這個建議倒是比較合理。自己這邊派人千里迢迢到大明買船,拿船的周期長不說,一旦暴露身份還容易出事。這造船廠放在海漢人的地盤上,倒是不用擔心有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而且價格上也不會吃虧,比起到大明買船要省事多了。
于是雙方很快就合股在黑土港附近建造一所船廠達成了協議,兩家各出本金白銀一萬兩。其中北越一方以提供勞工和土地山林折價抵消部分本金,實際出資五千兩。海漢一方以造船技工和各種造船設備也抵價五千兩,實際出資額度與北越一致。北越一方可在造船廠派駐督工數人,以監督船廠正常運行。海漢作為船廠的實際運營方,承諾每年向北越提供不少于八艘兩百料的帆船。
結束會談從辦公室出來之后,鄭柞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次海漢人居然如此爽快,在沒有提出其他附加條件的情況之下就答應了這個合作方案。
白克思和陶東來倒是忍不住擊掌相慶,這筆買賣談下來,基本就是為黑土港白賺了一間造船廠出來。鄭柞雖然還算精明,但由于安南國內的造船業萎靡,他對這個行當幾乎是一無所知。如果刨去人員的開支,其實五千兩籌建一所中等規模的造船廠已經綽綽有余。而且黑土港已經有了造船廠的架子,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大和完善,所需花費的資金就更少了。
至于說按照大明的造船業行情來計算造價,其實中間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存在。白克思雖然是工業口的主管,但跟造船廠的合作也不少,新帆船使用的鋼制空心桅桿就是工業部的黑科技產品。對于船只的造價,白克思還是略有所知的,如果勝利港造船廠自行建造商船,費用甚至能控制到比購買二手船更低的程度――當然目前由于軍方的需求量太大,造船廠一時間根本騰不出船臺來建造商船。
而黑土港的船廠投產之后,便可以全力建造商船。相比技術要求比較高的戰船,建造商船的難度要小得多,即便是四百料甚至更大一點的民用船只,都可以交給黑土港船廠建造。至于每年要交付給北越方面的八條船,這倒沒有太大的難度,不過只是跟海滄船一般大小的帆船而已,如果能有四個船臺同時開建,不需半年時間就能完成交貨了。而且造這么八條船的利潤,差不多就足夠當地造船廠運行另外半年的基本開支了。
第二天鄭柞還打算再談談其他貿易方面的合作事宜,但他發現海漢人很難得地爽約了,這是因為今天有另外一支船隊到訪勝利港,而這個訪問團的份量,可是絲毫不亞于鄭柞這個北越小王爺。執委會這幫頭面人物,都到了港口迎接來自大明的富商團隊――由“瓊聯發”十二家股東組成的考察團隊,將在今天抵達勝利港。
由于出發的時間太趕,執委會又要求他們必須在四月四日之前抵達勝利港,以便能趕上當天的慶祝活動,因此船隊這幾天里緊趕慢趕,總算在三日上午就提前抵達了目的地。
這次陪同考察團南下的駐廣辦人員是何夕,他也是去年出任駐廣辦之后第一次回到勝利港。在此期間,駐廣辦的工作便將由剛剛接手的馬力科和老大姐馬玉共同負責。
這十二家股東除了廣州附近的大商家之外,也有省內其他地方的商家,比如來自惠州的“海豐號”,來自潮州的“澄海行”,以及遠在福建的許心素集團下屬商行,也不聲不響地參了一股。這些入股的商家,大多都跟穿越集團已經建立起了比較穩定的貿易關系,派船來過勝利港的也不在少數,甚至有個別商行的大掌柜,早就親自來過勝利港。
“各位看看,我說的沒錯吧?海漢人這港口,是不是比珠江碼頭,比福建的月港還大?還有這港口外面的炮臺,各位都看到了吧?就算是那些西洋人的炮艦來了,也決計討不了好去!”
還沒踏上岸就在大聲嚷嚷這位,是已經多次來過勝利港的廣州海商詹貴。這個詹貴從去年開始就與海漢有著比較密切的合作,還為海漢與占城國之間的交往牽線搭橋。目前詹貴也是穿越集團的經銷商之一,主要負責著向南方的占城國輸送食鹽和其他一些商品。在聽說“瓊聯發”的招股消息之后,這位已經嘗到甜頭的富商立刻便抱著銀子去駐廣辦報了名,也是繼“福瑞豐”之后報名入股的第二家,態度可謂相當積極。
“詹老板,大老遠就聽到你這大嗓門了!精神還是這么好啊!”與詹貴打過多次交道的任亮快步上前拱手相迎。
“任老弟,又來叨擾你了!”詹貴笑哈哈地也拱了拱手,湊近任亮壓低聲音問道:“不知前次拜托老弟的事情……”
“詹老板放心,手續已經辦妥了,回頭我讓人帶你去看看地方。”任亮笑瞇瞇地應道。
詹貴因為長期在海上跑,居無定所,因此在外面也養了好幾房女人。近幾個月他來勝利港的時候比較多,而且頻率似乎還會有逐步增加的趨勢,因此詹貴也是動了心思,打算遷一房到勝利港來定居。以他的財力,要在崖州買個住處其實也不難,不過在對比了兩地的環境之后,詹貴還是決定在勝利港這邊置地安家――畢竟一邊走上坡一邊走下坡,聰明人都會選擇發展形勢更好的一邊。
按照執委會最初的規定,外地來的商家在本地的投資置產一般只限于商業機構,頭幾個月也并沒有出現打算在勝利港定居的外地投資商,這詹貴可算是頭一戶。詹貴在找到相熟的任亮提出此事之后,任亮也拿不定這主意,只能往上反應情況,最后執委會還專門為此進行過討論。
對于外來移民的管理,最初就只有《勞工管理制度》可以參照。在開放了勝利港商務區之后,港區管委會也制定了一個《外來人口管理辦法》的臨時文件,來作為管理依據,但其實真有麻煩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仍是由巡檢司出面處理,畢竟本地保安的權威對于外來的非歸化民并不太管用。
但這些辦法好像并不適用于詹貴這種情況,畢竟他打算搬過來的定居的是他的家人,而非雇傭來自工作的普通勞工。執委會也并沒有把這個事情簡單地作為個案處理,因為隨著本地的逐步發展,類似像詹貴這樣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是時候要出臺一部專門針對外來人口的管理辦法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