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個人宿舍的房屋結構,建設部倒是早就準備了好幾套方案,最后經過各部門組織投票之后,選擇了施工難度相對較低的筒子樓結構。不過相較于另一個時空中的兵營式筒子樓,建設部的方案更類似于快捷酒店的結構設計,每間房面積不大,但都配有單獨的衛生間。為了減少工作量,內部的家具、裝修等等也都采取統一的標準。
當然如果愿意自己折騰的,也可以先到建設部進行登記,屆時建設部也會留出相應的毛坯房交給房主自行打理。不過以目前穿越眾所承擔的工作量而,恐怕沒人有這個多余的精神去自己裝修房屋。
考慮到施工難度和安全性,筒子樓宿舍都只有兩層,每層的住房相對分布于走廊兩側,每棟共住四十戶人,不管是單身還是夫婦都可分到一套房,有子女者可酌情申請兩套房。至于廚房問題,建設部并沒有做特別的考慮,畢竟現在全都是吃大鍋飯,屆時在宿舍區旁邊專門修一個穿越眾專用的食堂就是了。這樣不但方便了大家的生活,而且也能避免集體宿舍中容易出現的用火安全問題。
這樣的宿舍雖然還是沒有擺脫集體宿舍的性質,但對于在活動板房中住了快一年的穿越眾來說,卻無異于脫胎換骨的改變。建設部將從三月初開始,在勝利港一號基地與田獨的二號基地同時開工修建新宿舍,并且開始組織公開搖號分房。
因為建設速度有限,交房只能分批進行,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時分到新房。為了公平起見,也只能用搖號這種方式來解決供需不足的矛盾了。幾乎所有在勝利港地區的穿越眾都參與了三月一日至三日的搖號活動,甚至連駐崖辦的幾個人也特地輪換著分兩天回到勝利港來搖號。至于駐北越和駐廣州的人員就的確太遠了一點,沒辦法安排參加第一批的搖號分房福利了。
首批福利房共八十套,勝利港與田獨各四十套,按照單位駐地的不同,成員們分別參與了兩地的搖號。按比例來說,參與搖號人員基本上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得到福利房,中獎率還是比較高的。
作為領導蒞臨現場的執委會委員們首先搖號,這也是他們僅有的一點“優待”了。不過執委會這幫人大概是搖號之前都沒洗手,居然險些來了個全軍覆沒,九個人上去搖就只有寧崎一人搖到了一套房。但他也沒好意思獨享這份榮耀,而是主動當場就轉讓給了袁若修、朱萍老兩口,這一舉動也得到了在場群眾一片掌聲。
而田獨地區由于單位性質的原因,駐田獨一地的穿越眾絕大部分都是隸屬于工業部的編制,四十套房幾乎被工業部所包攬,工業部也因此而成為這次搖號分房活動的最大贏家。而輸得最慘的則是海運部,從頭到尾無一人中簽,不過海運部這幫人倒也不是很在意,搖完之后嘻嘻哈哈就離去了。畢竟這次不中還有下次,無非就是多等兩個月而已,遲早也會有福利房分到自己頭上的。
這次所修建的成員宿舍也并非長期標準住房,事實上建設部的圖紙庫里還有大量的一樓一底獨棟住所設計圖。不過有鑒于施工量太大,目前還不能作為成員標配來進行推廣。而且按照執委會的長遠規劃方案,田獨和勝利港都并非今后的主要商住區,現在大興土木,幾年后還是會面臨集體拆遷的問題,沒有必要費那么多的工夫。倒是現在修建的這種筒子樓,今后還可以逐步增加,作為歸化民的職工宿舍來使用。
除了這兩處宿舍樓工地之外,港灣東邊的軍營區也開始破土施工。由于今年內的擴軍計劃已經開始實施,軍警部預計年內的作戰人員編制會從現在的不足千人的規模擴張至少一到兩倍,屆時現有的營區就無法駐扎太多的人員。現在既然在建材、勞力方面都有了比較穩定的供應,軍警部自然也不會落后于人,打算自行修建磚石結構的軍營宿舍,標準就按照現在的筒子樓宿舍來,只是居住密度要大上幾倍了。
鹽場公社的技改及擴建工程近期也已經告一段落,按照鹽場大總管安西提供的數據,目前勝利港鹽場的月產量已經能達到350噸上下,年產量有望保持在4000噸以上。如果以同時代的生產能力來衡量,這簡直就已經是天文數字,滿足整個海南島的民用食鹽已經綽綽有余了。幾個月之前難以兼顧的大陸和北越的食鹽市場,現在也基本能夠松開口子,逐步提高供應量了。
不過相比之下,去年十月才開始開發的鐵爐港顯然進度要慢得多,截止目前雖然已經成了兩個公社,并遷入了上千移民,但鹽場建設的進度并不是很快,目前的產量還沒達到勝利港鹽場在擴建之前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鐵爐港距離勝利港較遠,很多生產工具和材料都不得不從勝利港通過船只運往鐵爐港,一來一去之間就要消耗不少的時間。另外在出兵討伐南越這前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里,由于海上運力緊張,鐵爐港方面的物資供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造成了鹽場建設工程的停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鐵爐港的兩個公社一邊修建鹽場生產設施,一邊也在修筑向西的山谷通道。只要早日能夠修通這條長約七公里的陸上通道,那么鐵爐港就可以直通田獨,今后的物資運輸所需時間至少能比現在減少一半。
除了鐵爐港的移民之外,還有一撥人也參與了這條山谷通道的建設工作,這就是從內陸山區搬遷出來的符山峒山民。按照與執委會的協定,符山峒的數百戶黎人被安置到田獨與鐵爐港之間的這道山谷中定居,由民政府負責提供給他們生活所需的物品和糧食,農業部指導他們在這里開墾山林,種植各種山地經濟作物。執委會同時也鼓勵他們參與通往鐵爐港的道路修建,以食鹽等生活必需品作為他們的勞動報酬。單以勞動力成本而論,這些遷居出來的黎人簡直跟勞改營的犯人差不了多少。
除了這條山谷通道之外,黎人們同時還在開辟出另一條通往亞龍灣農業開發區的陸上通道。這條通道同樣是從田獨出發,終點是勝利港與鐵爐港之間的亞龍灣臨海平原。從長度上說,這條通道比田獨通往鐵爐港的路線短了將近一半,但地勢要稍微復雜一些。而目前亞龍灣農業開發區已經靠著前期遷入的近千移民,開墾并種植了面積兩千多畝的農作物,其中以農業部特別看重的甘蔗為主。
按照農業部的發展規劃,今后在亞龍灣開發區至少保持兩到三個公社的人員編制,并逐步將這片臨海平原建設成三亞附近最大的蔗糖產區。
通過參與越南內戰,大量從越南引進勞動力,在目前所進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設、農業開發等項目中,穿越集團正逐步擺脫人力資源瓶頸,加快建設步伐。勝利港地區現在雖然還不敢說是鐵板一塊,但這里由于穿越集團的存在而營造出的特殊社會環境,已經開始隨著各種建設項目的進行逐漸突顯出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