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256.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

      256.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

      不過既然現在人力上已經比初期寬松了許多,農業部便再次提出了大面積種植甘蔗的計劃――這次農業部把眼光放到了亞龍灣沿岸,計劃一口氣先開墾兩千畝以上的蔗田作為一期工程,并專門為此撰寫了完整的開發計劃。

      執委會在研究了農業部提交的開墾方案之后,居然很順利地就批了下來,并敦促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配合實施。這次執委會沒有再以安全問題否決開發亞龍灣的提案,原因其實也有好幾個。

      一是執委會的確需要農業部拿出一點短平快的創匯項目,緩解勝利港出口商品種類不足的現狀。二來農業部的計劃開發地區距離位于田獨河入海口東岸的玻璃車間最近處僅僅兩里路,中間只隔著一個海拔不到百米的小山嶺,如有外敵來襲可以及時向內陸地區撤退。第三個原因則是軍警部幫了忙,他們正準備將海岸觀察哨外遷,以擴大海上預警范圍。西邊預計將在鹿回頭半島上設立觀察哨,而東邊選擇的地址則是能夠觀察到整個亞龍灣海域的虎嶺。這樣一來,觀察哨的預警范圍比過去榆林角的單一哨所增加了五倍以上,遇到情況時勝利港的防御力量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出反應。

      兩千畝的蔗田也不是說開就馬上能開出來的,種植甘蔗之前所需的深耕和開溝,就是實打實的力氣活。好在這段時間已經進入了農閑時節,農場公社有大把的閑散勞動力可用。截止最新這批移民抵達勝利港當天,農場公社的勞工們已經在亞龍灣地區開墾出了近千畝的蔗田。而一部分新移民在結束隔離期之后便會分配到這邊,負責甘蔗的種植和維護。

      三天之后,施耐德也搭乘從廣州返回的貨船抵達了勝利港,準備參加年底的總結會。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來自廣州及周邊地區的商船十余艘,規模比起前一次到訪的海商船隊更加壯大了。

      就在同一天,勝利港的首位外來投資商“福瑞豐”所修建的商棧也終于完成了全部工程。事實上商棧的主體建筑在大半個月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但后續的內部裝修卻是耗費了不少時間。因為主體建筑完工之后,李奈才想起來提出要求,衛浴系統必須全部采用海漢造,結果就是整棟建筑不得不又進行了一番改造,以滿足衛浴管道的鋪設條件。而為此“福瑞豐”又多投入了三千元流通券――這還是建設部看在熟人份上給打了八折的價格。

      李奈自己對這筆額外的投入倒是毫不心疼,因為他知道這筆錢雖然丟出去快,但再賺回來的速度也不會慢到哪里去,因為這處商棧對“福瑞豐”而,其實是一部效率極高的賺錢機器。

      這處商棧面向景觀大道的方向是一間酒樓,雖然僅僅只有上下兩層,但內部裝修乃至人員配備都是按照廣州高檔酒樓的標準而來,店里所有的桌椅門窗、乃至杯碗筷碟,都是從廣州運來,大廚自然也是專門從廣州請來的。當然,其消費水平也是按照廣州富人階級的水準而來,如果忽視本地的貨幣匯率,在這里吃一頓飯的消費并不比在廣州最高檔的四季軒便宜多少。

      李奈并不擔心酒店的客源,現階段能來到這里的海商個個都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而海漢人更是不用多說――本地唯一能夠使用的貨幣都是他們印刷出來的,沒人會傻到去懷疑他們的消費能力。

      至于說其他幾家投資商要開的飯店酒店,李奈也并不擔心,畢竟像自家這種從大陸搬來整套酒店的做法很難復制,即便能復制那至少也是兩三個月之后的事情,到那時候自家在勝利港置下的產業恐怕都已經翻番了。

      在這間當作門面的酒店后面是一個兩進的院子,這里便是執委會與“福瑞豐”共同謀劃的青樓了。目前這里的從業人員是由“福瑞豐”從廣州雇來的十多名年輕女子,而且為了響應執委會的特殊要求,這些女子與“福瑞豐”之間并沒有人身契約,而是以雇工的形式出現在這里――這也是執委會為了避免被女權主義者挑刺而專門對李奈提出的要求。

      當然,那些彎彎繞的東西都是虛的,無非是找一個合法營業的借口而已。為了確保這地方能保持正常的“營業秩序”,并且充分保障自己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執委會對于營業的時間、方式以及服務對象都作出了非常嚴苛的規定。

      這青樓每天只能在下午六點到十一點之間營業,所有從業人員無故不得離開商棧所在地,不得在臨街的酒店內拋頭露面招攬客人,每月至少要接受一次身體檢查。最要緊的一條,這里只能接待由執委會開出特別票據的人員,至于費用,則由執委會下屬的勝利港管委會與“福瑞豐”按照特別票據的數目進行結算,每月一次。

      這可并不是執委會直接拿錢出來供單身漢去解決生理需要,事實上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這種可在青樓消費的特殊票據是由穿越者自行向民政部門登記實名申購,每月每人限購五張,去消費的時候還必須出示自己的身份號牌――屆時會有專人負責查驗登記,基本上就是火車票實名制的青樓版了。

      這些規定看似不近人情,但的確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風月場所慣常會有的爭風吃醋、打架斗毆等不良現象的出現頻率,任何在這里鬧事的人,都會很容易被追查出來。除此之外,這種措施也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防控――只要查查某姑娘的營業記錄,就能很方便地查到她所接觸到的人員。

      事實上在青樓出現之前,部分穿越眾已經“自發地行動起來”,私底下與某些女歸化民甚至是黎苗山民有了男女關系。這種情況雖然并不多,但執委會也沒少為這些荷爾蒙已經滿到溢出的家伙擦屁股。如果遲遲沒有一個合法場所來讓穿越集團中的大量單身漢解決生理需要,那么勝利港遲早都會爆發一場內亂。

      當然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繼續大量引進移民,特別素質優秀的年輕女子。不過這個任務相對也比較艱巨,條件好的人家,自然是不會讓女兒遠赴這孤懸海外的港口跟一群不明不白的海商過日子。倒也有歸化民想把自己女兒嫁給穿越眾的情況,不過這種狀況還面臨著法律的問題――與穿越眾結親的女方親屬,是否也能夠享受穿越眾的同等待遇?

      祝各位書友元旦快樂!

      新的一年零點會繼續認真寫,使勁更,也請各位書友繼續用投票和打賞來支持這本書!

      (本章完)_c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