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越南之行(三)
涂山半島所處的位置如果能建起一個戰略支撐點,那么就可以對整個紅河三角洲的濱海區域進行有效的監控。而這里距離黑土港的航程不過四十海里左右,一旦有什么情況發生,黑土港方面也完全來得及進行支援。當然了,要在這里建設據點最大的困難并不是經費或者物資,而是人員。
黑土港現在的居民人口已經超過三千,但軍警力量只有百人不到。這點人手如果僅僅只是作為社會秩序維護者來使用倒是夠了,但如果要作為軍事防御力量,乃至對外擴張的先遣隊,那這么點人還真是不夠看的。而且就這么一點有限的人手,都已經被分成了四個部分,分別駐守采礦區、居住區、港區和位于黑土港與海南島之間的浮水洲島補給站。想要再從這中間抽出人手來駐守涂山半島,那顯然是不太實際的想法了。
當然了,在軍警部內部還有一個秘而不宣的備用方案,那就是錢天敦提出的,由黑土港方面自籌資金、人員,組建訓練一支以山地、叢林作戰為主要作戰區域的戰斗部隊。這樣就可以從黑土港抽調一部分人手,在涂山半島設立長期據點了。
這個方案在人員方面倒不是問題,有源源不斷抵達黑土港的移民可供慢慢挑選,就算百里挑一也可以選出一些好的苗子。主要的難點還是在于資金和軍械,黑土港開埠之初的所有投入都是來自大本營,不管是資金還是軍械都嚴重依賴于大本營的供應,沒有大本營的支持是肯定無法實現的。而這個方案要是直接報到執委會,恐怕又將受到反對派的批駁,所以黑土港雖然開埠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但這個方案卻一直擱置著等待合適的時機。
陶東來與其他人一起登上了涂山半島東南端的小山,從這里可以鳥瞰數十里內的海岸和海面,不用借助望遠鏡就能清楚地看到十海里外隔海相望的吉婆島,而后世海防市范圍內的數條河流入海口,也都在視野范圍之內,的確是一個絕佳的監控地點。
“好地方啊!”陶東來也忍不住嘆道:“占著這里,就等于占住了越南東北部的出海口啊!”
“這地方雖然不大,但真需要的話,一兩千人也能駐扎下來,距離黑土港、浮水洲島的航程都在一天之內,如果今后需要軍事介入越南,這個地方真的是極好的一個支撐點。”王湯姆補充道。當初正是他提出的意見,才讓軍警部注意到了涂山半島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這附近沒有什么有威脅的勢力。”謝春也加入了討論:“從黑土港到清化這條線的海域我們反反復復沿著海岸線摸了好幾次,沒有發現海盜的蹤跡。而距離涂山半島最近的越南駐軍,已經在百里之外了,也不太可能對這里造成威脅。我們只要從黑土港運幾百勞工過來,花半個月時間修好營房、碼頭和基本的防御設施,然后派駐少量的部隊,這地方就算是拿下了。”
陶東來側頭看了一眼謝春,笑著問道:“你小子跟錢天敦是已經串通過了吧?”
謝春對此并沒有否認:“我們的確商量過了,這地方如果放棄了實在太可惜,哪怕就是要付出一些代價,我們也應該把這里拿下來!就算我們現在士兵不夠,那也可以先遷一些人過來定居,就如同我們在浮水洲島所做的那樣,先建補給站,再考慮建軍事據點。”
陶東來點點頭,不置可否地說道:“想法是好的,不過這個地方的戰略地位要比浮水洲島高得多,不駐軍恐怕是不行的。”
“能不能駐軍,那還得看陶總你在執委會的發揮了。”謝春眼巴巴地盯著陶東來道。
陶東來笑了笑道:“不急,這事等這次跟越南人談完買賣再說吧。”
船隊之所以在涂山半島這個地方停靠,就是因為黑土港管委會跟對方已經約好了在這里會面。對方倒是希望穿越集團能夠直接派人去河內會面,不過考慮到安全問題,最后還是把會面地點訂在了涂山半島。但因為這個時代聯絡不便,所以雙方也只是提前約定了一個大致的會面時間,而陶東來等人則是比約定的時間提前了兩天到達這里。
為了慰勞船員和隨行的民兵,當晚在岸邊舉行了傳統的海鮮燒烤宴會。北部灣屬于熱帶、亞熱帶內海,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各種海洋生物的快速生長繁殖,在后世也是著名的漁場。這里的海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船員們只是在海灣里隨意撈了幾網,就拉上來不少好東西。
飽餐一頓之后,謝春意猶未盡地摸著肚子道:“穿越之后最爽的事情,就是終于可以免費吃海鮮吃到飽了!”
王湯姆笑道:“難怪你一門心思就想往海軍里鉆,原來是抱著這種吃貨心態啊!”
謝春擺擺手道:“要是只為了吃,我早就混進伙食團去了,小哥我當年可是拿過二級廚師證的。”
“你倒真是多才多藝啊!”說話間陶東來也進到了他們住的這間帳篷里:“我們提前了這么一兩天就到了,閑著也是閑著,明天出海在周圍轉轉怎么樣?我想去吉婆島上看看。”
“那得早點出發了,我們只有大概半天的時間。”王湯姆接話道:“剛才黑土港那邊發了電報過來,錢天敦明天要親自過來一趟。”
“他必須得來啊,這買賣都是他聯系的。”謝春應道。
黑土港的人員配置中并沒有外貿口的人,所以當初黑土港管委會提出要通過外貿手段盡早實現經濟獨立的目標之后,開展外貿的工作也只能委托給海運和軍警兩個部門了――只有這兩個部門的人,才跟越南方面有直接的接觸。
對于自籌資金一事,心中懷有擴軍目標的錢天敦是相當熱衷的,而負責海運事務的謝春又是個軍迷,兩人可謂一拍即合。至于這打開外貿渠道的方法,兩人雖然都是外行,但兩個臭皮匠湊到一起之后,還是想出了一個笨辦法。
錢天敦首先從民政部門調取了黑土港現有居民的信息,從中找出那些為數不多識字的移民,開始一一約談。錢天敦認為,在越南這樣一個純農業國度,能夠讀書識字的人肯定家庭環境是相對比較好的,而他們的見識和社會關系當然也就比一般的百姓更多一些。
錢天敦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從移民中找到能夠跟越南方面搭上線的人,而這種類似瞎貓抓耗子似的辦法居然還真的收到了成效,他們竟然真的從移民中找到一個據說是權貴遠親的家伙。
這個叫鄭林的移民據說是跟平安王鄭松有親戚關系,在北逃的過程中與家人失散,后來跟著別的難民逃到了清化,然后莫名其妙就被帶上船來了黑土港。到了這里之后因為他還算有點文化,就被分配到了煤礦上統計礦工們的勞作成績,除了煤灰大了點,總算還是個比較輕松的職位。
不過錢天敦和謝春對于越南歷史并不熟悉,也不知道這平安王鄭松是何許人也。非但他們不知道,就連整個黑土港的穿越眾當中都沒人知道,所以最后他們也只能通過電報向大本營求援。
隨后大本營發來的長電報說明才解開了他們的疑惑,這位平安王鄭松的來頭可是不小。鄭松的父親鄭檢就是后黎朝的大權臣,曾經受封為“都將、節制各處水步諸營、兼總內外平章軍國重事、太師、諒國公”,并且在16世紀多次代表統治南方的黎朝帶兵北伐莫朝。1570年鄭檢病逝之后,次子鄭松很快取代了他的位置,并繼續堅持北伐,在1591年終于攻克升龍府,剿滅了莫朝的兩任皇帝,鄭松因此在1599年被后黎世宗售予了“平安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