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個時期的海上武裝力量而,西式帆船的戰斗力的確超過了中式帆船不少。但如果單就設計理念來說,中式帆船卻是大大領先了這個時代。幾百年之后的近現代戰艦,最終還是采用了中式帆船的船體設計,靠著水密艙技術來增加抗沉性,并且火炮的布置也類似于這個時代的中式帆船,只在甲板上布置少量大口徑火炮作為主要火力。而西方的風帆戰列艦從戰艦進化史的角度來看,更像是一種走錯路的滑稽設計。可惜的是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終歸受限于當時的造船和造炮水平,否則東西方的海上力量對比未必會那么懸殊。
當然,帶著天頂星科技來到這個時代的穿越眾肯定將會改變歷史的進程,先進的造船理念和武器制造技術必然能大大增強中式帆船的戰斗力,不過這種改變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慢慢實現,至少在目前而,穿越眾暫時還只能指望造船廠能早日造出自己的武裝商船。至于建造戰艦,那還不是現在所能實現的事情。
寧崎聽完顏楚杰的介紹之后憤憤然道:“那這么說我們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得在海上避著白皮的風帆戰艦了?不造出蒸汽鐵甲艦,難道就沒辦法在海上打敗他們?”
“那倒也不見得。”顏楚杰搖頭道:“西式帆船在這個時代的確是有它設計上的天然優勢,但劣勢也同樣明顯……”
西式帆船需要大量地使用優質木材來作為肋材,而這就直接導致了同噸位的西式帆船造價要遠遠高于中式帆船。而西式帆船所采用的軟式船帆需要更高的桅桿,更多的水手,這些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帆船的使用成本。最要命的是西方列強能在遠東投入的力量非常有限,而西式帆船在火力上的優勢還不足以彌補其數量上的劣勢,特別是要面對善于水上跳幫作戰的東亞對手,因為船只和水手數量上的差距所造成的劣勢就將更加凸顯出來。
“等等!”寧崎打斷了顏楚杰的介紹道:“這個時代的艦載火炮好歹也能打個幾百米了,怎么會面對跳幫束手無策?”
“能打幾百米是沒錯,但并不是說打到幾百米之外還能有準頭可,這個時代的艦載火炮可沒有什么觀瞄和火控系統,全憑炮手的直覺和經驗。”顏楚杰耐心地解釋道:“再說雙拳難敵四手,真被幾百艘船給圍住了,就算有炮又能打沉幾艘?這可不是邁克爾貝的電影,打到什么玩意兒都直接炸,很多時候就算命中也只不過把船身砸個洞而已,要打沉一艘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更多的還得憑運氣。”
這個時代的海上交戰的確是如顏楚杰所說的那樣,火炮射出的實心彈威力很難徹底擊沉一艘大型的戰艦,多數的海上交戰仍然如《加勒比海盜》當中的場景一樣,雙方船只貼近后用火炮對轟,打得船板與鮮血橫飛,看起來熱鬧無比,但最后還是得靠跳幫作戰來解決對手。
雖然在1588年的英西大海戰中英國海軍就靠著火炮作戰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由此開始改變了海上霸權的歸屬,但跳幫作戰這種效率低下的作戰方式仍然在海上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19世紀初特拉法爾加海戰,納爾遜海軍上將率領的英國海軍大勝拿破侖元帥麾下的法國海軍,接舷戰仍然在這場偉大的戰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再厲害,也抵不過一個‘多’字。現在來到東亞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他們的艦隊能有多大規模?還不是一樣在大明的海岸吃了虧。而且我們手頭上有那么多的先進科技,造出作戰性能更加高效的戰艦只是時間問題而已。”顏楚杰對己方的技術儲備是信心滿滿,并沒有太擔心西方列強的艦隊。當然,他能這么自信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三亞所處的位置并不在目前東南亞主要的貿易航線上,幾乎就沒有可能碰到來自西方的商船或是戰艦,自然也談不上發生什么海上沖突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