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蘇晚晚重新將目光投向那些老照片。
瀚要拍的是她的過去,一段已經封存于心底的、帶著遺憾卻也美好的記憶。
而她要尋找的也是她的曾經。
林曉曉的“林氏影業”是為了瀚的戲臨時注冊的公司。
資金到位后,《回溯時光》劇組迅速組建起來,低調開機。
林曉曉果然如她所說,閑得發慌。
她對這個項目投入了異乎尋常的熱情。
她不僅掛著“出品人”的名頭,還時常以“探班”和“關心創作”為由,泡在片場。
她倒不是去指手畫腳,更多的是以一種微妙的方式“監督”著瀚的創作。
每當瀚對劇本進行修改或調整,尤其是涉及到女主角和男主角陸遠澤的感情線時,林曉曉總會“恰好”出現,然后狀似無意地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導,我覺得這里蘇晚的反應是不是太激烈了點?她骨子里是個很堅韌的人,即使再難過,也不會這樣歇斯底里……”
“這場離別戲,陸遠澤的眼神應該更復雜些,有不舍,有祝福,有無奈,但絕不是絕望。他是個很通透的人,明白有些緣分強求不得……”
“七十年代的氛圍感很重要,但也不要過分渲染苦難,那個年代的人,精神世界有我們想象不到的純粹和浪漫……”
她的建議總是點到即止,卻往往能精準地戳中瀚構思中那些偏離“真實”的細節。
瀚起初有些詫異,不明白這位看似玩票的“林總”為何對人物和時代背景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但幾次下來,他不得不承認,她的意見常常能讓劇情和人物更加豐滿和動人。
他偶爾會試探著問:“林總,您對這個故事……似乎特別有感觸?”
林曉曉總是打著哈哈糊弄過去:“哦,我有個朋友,經歷過類似的時代,聽她講過一些。我就是瞎參謀,導你覺得不對就當我沒說。”
瀚心中雖有疑惑,但投資方最大,而且建議確實不錯,他便也虛心接受,將劇本打磨得越發細膩真實。
他幾乎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到了這部戲里,仿佛這不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他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
不久后,劇組迎來了一批年輕的群演——以李小萌為首的那群高中生。
高考結束,漫長的暑假無所事事,李小萌聽說瀚的劇組在招群演,一天能有幾百塊零花錢,還能近距離看拍戲,立刻拉著她那幫“瀚海”后援會的同學報了名。
林曉曉看到李小萌時,愣了一下。
李小萌倒是大大方方,一副“我現在是來打工掙錢”的公事公辦模樣。
林曉曉自然也不能干預她的工作。
畢竟她也已經滿了十八歲了。
只是每次林曉曉去探班,李小萌總會及時地給她搬過去板凳,遞過去熱水。
林曉曉道謝時,李小萌極為不自然地回道,“我是為了我的小侄子或者小侄女,我可不是為了你!”
林曉曉點頭,及時遞給她一瓶防曬,“我可不想我孩子有個煤炭似的姑姑!”
在片場的朝夕相處中,李小萌和她的同學們也漸漸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