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過分的是,大哥方閻見他當了知府,也動了心思,讓方知意幫忙把他弄進了青州的駐軍里,方知意想著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答應了下來。
方閻沒半點本事,卻憑著“知府大哥”的身份,很快就當了個校尉,他在軍隊里橫行霸道,克扣軍餉、打罵士兵,還縱容手下的士兵去百姓家里搶東西,百姓們敢怒不敢。
方知意的官越做越大,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下面各級的官員、城里的世家豪紳,天天圍著他轉,把他捧得暈頭轉向,但是方知意依然記得,自已是一個好官,于是他閉門謝客,全然不知,這些人轉頭就去巴結自已的家人去了,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方知意是知府,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青州說話算數的人是他爹,他就是個擺設。
景和二十七年,西北大旱,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逃到青州來求一口飯吃。可青州的世家和商賈們,卻和地方官勾結起來,把糧食抬到了天價,一碗粥就要一兩銀子,不少百姓為了活命,只能易子而食。
方知意聽說了旱災的事,想打開糧倉賑災,方鴻遠聽說大加贊賞,而且讓他安心處理政事,自已安排人去做,方知意很感動,爹居然這么為自已考慮,他沒有看見,糧倉的糧被一車車運進了方家的糧庫,而災民吃的只有加了沙子和糠的陳米,那鍋里的水清的可以照出人影來。
后來,有百姓實在活不下去,想結伴逃去南方,方閻怕他們在路上亂說話,泄露了青州的事,竟帶著軍隊去堵截。
在青州城外的官道上,方閻下令放箭,無數手無寸鐵的災民倒在血泊里,哭聲、慘叫聲響徹云霄。有人把這事告訴了方知意,方知意大驚,連忙去問自已大哥,可方閻卻謊稱是“災民聚眾鬧事,不得已才動手”,方知意竟信了,還夸方閻“有魄力”。
景和二十八年冬,老皇帝駕崩,新帝蕭景即位。
新帝和老皇帝的寬仁不同,他早就聽說了青州的亂象,也察覺方知意勢力龐大,背后牽扯著不少關系,登基后便暗中部署,要一舉鏟除這股勢力。
可方知意卻半點沒察覺,依舊天天讀書寫字,時不時去踏青作詩,至于政事,父親特意安排了人幫自已處理,這神仙日子簡直不要太舒服。
倒是方鴻遠這個老狐貍,看著新帝雷厲風行的手段,心里漸漸慌了,他偷偷召集柳氏和兩個兒子,商量著要留后路。
新帝動手的前一天,方鴻遠突然帶著方閻、方恒去了京城,求見新帝,還遞上了一疊證據,里面全是方知意這些年做下的事情,還有方家通過方知意謀取私利的賬目,只不過,所有涉及方鴻遠和方閻、方恒的地方,都被他篡改了,只剩下方知意一個人的名字,一些惡劣的事件也被簡化成了不足道的小事。
方鴻遠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陛下,草民教子無方,讓逆子知意做出這等貪贓枉法、殘害百姓的事,他越來越過分,草民實在看不下去了,今日特來揭發他,愿大義滅親,以正國法!”
新帝意味深長的看著方鴻遠,最終免了他們的罪。
與此同時,青州的那些世家、豪紳和地方官,也收到了方鴻遠的口信,這些人本就貪生怕死,見方鴻遠都反水了,立刻紛紛上書,指責方知意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殘害百姓,樁樁件件都證據確鑿。
方知意還在知府衙門里等著爹和哥哥回來,卻沒想到,等來的是皇宮里的禁軍。當冰冷的鐵鏈套在他脖子上時,他還一臉茫然:“你們弄錯了吧?我是青州知府方知意,我沒做錯事啊!”
直到在朝堂上,他看到方鴻遠和方閻、方恒站在新帝身邊,看著他的眼神里滿是鄙夷和慶幸,聽到那些朝臣一個個指著他罵“貪官”“奸臣”,他才隱約覺得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