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這道裂痕,陳才也沒想過去彌補,依然和以前一樣,但是他沒有注意到自已兒子看自已的時候不滿的眼神,倒是方云云注意到了,但是她一說,陳才就笑話她想太多。
“小孩哪能記那么多?”他說道,“再說了,總不能什么都夸他吧?要有點挫折他才會成長。”依然是習慣性的給自已的行為找合理的理由。
只是跟朋友約好看日出的那天,陳小群鬧著要去,陳才堅決拒絕了,看著父母出門,陳小群惡狠狠的砸了自已的玩具,轉頭看見方知意靠在墻邊似笑非笑的看著,陳小群有些委屈:“他們出去不帶我。”
方知意摸了摸他的頭:“不帶就不帶吧,你已經長大了不是。”說著他變戲法一般又拿出來一個超大的棒棒糖,看得陳小群眼睛都直了。
隔天陳小群依然遲到了,原因是去看日出的方云云沒能起來,而方知意又是一早就不見了人影。
方云云接到學校的電話時還是迷迷糊糊的,而對面的老師語氣很差:“小群媽媽,小群隔三岔五的遲到,不完成作業,上課睡覺,擾亂課堂紀律,再這樣下去,他就毀了!”
方云云聽得火冒三丈:“我樂意!我兒子我自已知道教!要你管那么多!”
“小群媽媽!教育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為了孩子,你不能這樣...”
同樣被吵醒的陳才伸手奪過電話:“老師你好,教育?沒有人比我懂教育,現在你們教的那些不就是abcd嗎?他媽媽也好,我也好,學歷都不低,我們也能教,總之,這個孩子以后你就不要管那么嚴了,我們自已知道負責,好嗎?”
老師半天沒有說話,她知道以前都是陳小群的外公管他,孩子也還可以,但是最近情況急轉直下,想著為孩子負責她打了電話,誰知自已還沒有開口就先聽方知意訴了半天苦,弄明白現在孩子是由父母帶后,她才打電話過來。
沒想到這對父母都是這樣的態度!
一直到日上三竿,陳小群才慢悠悠到了學校,看著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他忍不住有些得意,這種受人矚目的感覺很好。
方云云想要找方知意說讓他繼續接送孩子的事情,但是方知意好像很忙,電話都是匆匆說兩句就掛斷了,這讓她很是惱火,但是礙于方知意是她爸爸,也不好直接問責。
很快,陳小群就再次闖禍了。
這次他是欺負同學,甚至對同學大打出手,還好被老師制止,老師立刻請來了他的家長,方云云在工作沒有來,因為她最近總遲到,公司領導看在方知意的面子上沒有說什么,但是也對她不滿,所以她小心了一些,來的是陳才。
陳才一臉的不耐煩,覺得這種小事完全沒有必要。
“孩子犯錯就是因為你們學校沒有盡到教育和監管的義務!”陳才依舊是他的理論,把教導主任都說懵了,最終也只有苦笑著讓他把孩子帶回去教育,另外要給被打傷的同學賠錢。
賠錢陳才不在乎,他要的是面子和格調。
反正他又沒錢。
方云云累了一天,聽聞兒子闖禍要賠錢,長期壓抑的怒氣終于也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