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所說的自然是奏疏中所記載的內容,這是“暗衛”在西域中的探子所傳過來的消息。
而這奏疏中所說,幾位西域的小國已經在試探中制定好了數個稱號,以此來作為楊堅所妥協之后的產物了。
“這些西域蠻夷,當真是膽大包天!”
楊堅抬起頭,看著自已面前的陳亦舟,聲音中帶著強行忍耐住的憤怒,他看向陳亦舟說道:“亦舟,如今之計,大隋應當如何?”
陳亦舟神色不變,西域蠻夷如此做并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也并不意外。
他只是看著楊堅說道:“陛下,您覺著為何西域蠻夷會如此做?他們為何會篤定您一定會后退妥協呢?”
楊堅神色變幻莫名,但最后卻長嘆一口氣說道:“大抵上是因為朕的登基方式吧。”
他臉上劃過一抹自嘲的神情,只是平淡的說道:“當年乾太宗皇帝的登基方式與朕無二,都是以逼宮的方式登上這個位置的。”
楊堅在陳亦舟的面前十分坦然,并不隱藏這個事實,畢竟在陳亦舟這個親歷者面前,是不可能隱藏的起來的,因而楊堅比起來乾太宗皇帝多了幾分坦蕩。
“當年的乾太宗皇帝在處理安南吳國的時候,便是因為自已得位不正,所以希望得到四方蠻夷的承認,因而獲得后世青史之上的名聲。”
“所以對待吳國的態度十分友好,甚至不顧他們乃是叛逆之輩,也給了他們加封、榮耀。”
楊堅的臉上帶著不屑:“甚至為了當時的大乾經濟,給自已留一個好名聲,在西域蠻夷等輩進入到大乾的時候,讓大乾的子民多加忍讓。”
“甚至一度出現了大乾人觸犯法律即刻抓捕,而蠻夷觸犯法律則是多加忍讓,讓西域蠻夷視我中原法度為空物的情形。”
“這也讓西域人留下了一個中原可欺的印象,也讓他們覺著自已高人一等。”
“所以才會有如今的情形。”
他的眼眸中閃爍著狠辣之色:“可是他們錯了,朕不是乾太宗皇帝!朕是大隋的開國之君,朕是未來的隋太祖皇帝!”
“想要以后世史書上的名聲拿捏朕?”
“朕可不吃這一套!”
他的聲音冷漠,臉頰上的神色中帶著冷酷。
“亦舟,你覺著如果此時發動一場戰爭會如何?”
陳亦舟同樣是站了起來,眼眸與楊堅對視,看到了其中的堅定與肅然,而后輕輕的笑出了聲,他的聲音中同樣是帶著冷酷和堅定。
“陛下,其余人臣不知道。”
“但.....臣愿領兵前往!”
他的眸子中閃爍著陰翳:“臣.....多好繼承了當年先祖的些許天賦,領兵前往,將其犁庭掃穴,此非難事!”
聽到這里,楊堅心里面的火氣倒是突然熄了不少。
他啼笑皆非的看著陳亦舟說道:“亦舟啊,你都這個歲數了,都是做大父的人了,讓你領兵,朕可是會擔心你的身體的。”
“朕瞧著安哲或者安民不錯,亦或者陳氏是否有其余人繼承了當年陳喜公的天賦?”
陳亦舟并不隱藏,直接說道:“安哲與安民都繼承了當年先祖的幾分天賦,其中安民更甚,頗有幾分當年先祖的余韻。”
楊堅這才是頗為輕松的說道:“既然如此.....那便是時候讓這些西域蠻夷知道,我中原的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