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二十五年,天下各地都十分的平和,歷史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們也紛紛展露頭角,比如幽州的公孫瓚——他依舊是拜師大儒盧植,而后憑借著自已優秀的面容,以及大儒盧植弟子的身份找到了一個好岳父。
于是,在建寧二十五年的這一個秋天,他便成為了幽州僅次于劉虞這個州牧、以及幽州郡守的偏將軍,并且順利的坐上了幽州的第三把交椅。
而在遙遠的潁川,幾個青年男子也展露出了頭角,被舉薦為孝廉,前往長安城為官吏,其中潁川荀氏的幾位大才——號稱荀氏八龍的幾位,也都已經抵達了長安城這個看似平和的戰場。
自汝南而來的袁紹、袁術兩兄弟,憑借著自已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僅次于陳氏的“門生故吏”,成功的在長安站穩腳跟,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當然了,這一個版本的歷史中,曹操不再是袁紹的小弟了,也不再是試圖攀附袁氏的一個小小宦官之后了。
他成了整個長安的“雙雄”之一。
長安雙雄——即皇叔劉玄德、長安令曹孟德。
這是天子面前的兩個大紅人。
袁紹甚至都需要攀附這兩位——只是很可惜的是,相對于原先版本曹操攀附袁紹的簡單而,這一次的袁紹想要攀附上曹操實在是太難了。
這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當初的袁紹雖然頂著袁氏子弟的名頭,甚至還有袁氏嫡子的身份,但他卻不是真正的嫡子,更不是袁氏的繼承人。
袁氏的繼承人是那個名為袁基的人——在袁基被董卓殺死之后,袁氏的繼承人就成了袁術。
簡單而——就是一個大集團不能繼承家業的次子。
他雖然可以打著自已老爹和自已家公司的旗號去創業招人,但是想要直接繼承自已家集團以及那群忠心耿耿、且十分有能力的“手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招攬賢才”。
所以他需要曹操。
但如今的曹操需要袁紹嗎?不需要。
要人手?他的背后有著曹氏以及曹氏宗親的全力支持——整個家族的興旺都可以押注在這個已經洗白上岸的人身上,簡直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袁紹再怎么是所謂的四世三公,他能有自家親戚忠心不會背叛?
笑話。
要人脈?他的背后第一座靠山就是皇帝,第二座靠山更是一座龐然大物——那個名為陳氏的存在。
要錢?
還是那句話,曹氏積累了那么多年的錢財,他的大父,那位天子身旁的內侍,備受天子信任的心腹,他到底積累了多少財富,都是外人不能夠知道的。
所以,在這個歷史中長安城已經可以說是攪弄風雨的時期,這些原本攪動風云的人卻都在老老實實的等待著,等待著一個機會。
入宮做了尚書臺小吏的荀攸、荀彧兩叔侄同樣如此,他們也在蟄伏。
而除卻這些人?
其余的真正的寒門子弟,只能夠遠走他鄉。
為什么?
因為在這個落后的封建時代,權力只通過母嬰、姓氏、以及裙帶三樣東西進行傳播。
真正的權力中心,從來容不下外人。
.........
涼州。
張角站在城樓之上,眺望著那遠處蒼茫大地,心中帶著無盡的憂愁,他緩緩的嘆了口氣,而后說道:“天下蒼生何其苦楚呢?”
他的身旁,董卓笑著說道:“天師,其實天下蒼生并不算苦楚,只是你所看到的那些人太苦了。”
他閉上眼睛輕聲說道:“在那些人上人的眼睛中,這些蒼茫的黔首,不過是如同草芥一般的存在罷了,需要的時候割走一波,不需要的時候隨處踩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