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天下是處于一種虛假的和平狀態中的,劉氏諸王奈何不得了新朝,新朝也奈何不得了劉氏諸王中的某些人。
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弱的平衡。
或者說不能夠算是平衡,因為勝利的天平一直在朝著“王莽”緩慢的移動中。
因為劉氏諸王無法團結在一起的原因,所以王莽采取了逐個擊破的手段,迄今為止還剩下的劉氏諸王只剩下了“梁王”、“淮南王”、“燕王”等人。
而反抗王莽新朝的諸多勢力當中....還有三個家族,讓王莽有些不理解。
分別是,漠北容氏、嶺南以及瑯琊的兩個家族。
這三個家族同樣是非常強盛的家族,可以說是百年世家了——他們為什么會參與到反抗自已的浪潮之中?明明此時反抗他的人只有劉氏的那些人!
這讓他十分不解。
但即便如此,勝利的天平也在逐步的向著王莽靠攏——很可惜的是,王莽的這種“勝利”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他的一系列政策的緣故,地方上的很多郡縣根本就已經完全不聽他的話了。
他的很多舉措都有些“類人”,但不完全的“類人”。
至于這樣子做會不會讓朝廷、讓皇帝憤怒?大部分的縣令和郡守都是不害怕的——為什么?因為這個時候,大部分的郡守和縣令全都是陳氏子弟、陳氏門生、陳氏故吏!
這也是為什么王莽很害怕陳氏的原因,也是為什么劉氏會想要讓陳氏摻和進來的原因。
大半個天下都快成陳氏的了!
此時,即便是陳氏一聲令下想要自已當皇帝,只怕天底下反對的人也不會有幾個——乃至于劉氏的眾多人恐怕都沒有幾個會反對,敢反對。
他們現在為什么會反抗王莽?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確是應該反抗王莽,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覺著王莽還沒有對他們形成一種殺傷力、絕對的碾壓力。
他們雖然不一定能打得過王莽,但王莽也不一定能夠打的贏他們啊!
如果換成陳氏?
那還是算了吧。
..........
正統八年,冬。
這是一個瀟瀟肅殺的冬天,王莽得知了劉秀離開了圃園的消息之后,迅速派人開始攔截劉秀,試圖將劉秀殺死在路上,不讓他回到梁國。
因為王莽也十分清楚的明白,如果劉秀回到了梁國,那劉氏的諸多勢力便能夠迅速的團結起來了,而民間因為陳氏的緣故,只怕對這位“小師弟”也有諸多的關照之念!
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
正統九年。
夏秋之際。
沉悶的大雨不斷的落在地上,劉秀單槍匹馬,飛速的在雨中穿梭著,他的身后還有無數的人正在追逐!
那些人要將他扼殺在這淺灘之中!
“嗖——”
一支箭從遠處飛來,直接劃過劉秀的身軀射中他身后的那個追兵。
“碰——”
雨中泥濘聲碰撞聲交錯在一起,那地面好似都在震動。
劉秀的眉宇中帶著些許的凝重,但等到他看清楚前面飛奔而來的那軍隊的“旗幟”的時候,心里便松了一口氣。
是自已人!
金刀旗幟!
........
大雨滑落地面,帶起無數的泥濘。
山坡之上,劉秀坐在馬背上駐足而立,臉上帶著些許莫名的嘆氣,他輕聲說道:“天下之爭,便在此時啊.....”
“走!”
快馬加鞭,回到梁國!
..........
未央宮中
禪意十足的念誦聲在這宮殿之中回蕩著,王莽以一個皇帝之尊,親自披散著頭發,坐在那里,看著面前的三苦念誦著佛經,進行著禱告。
他自已則是十分虔誠的跪坐在佛像的面前,語氣中帶著恭敬。
王莽已經快瘋了!
他的人殺不死劉秀,而無法殺死劉秀,則是意味著他的命格無法完成!
陳氏不臣服也是因為他的白帝命格沒有完成,沒有徹底的占據皇帝的命格!
那些郡守和縣令、乃至于那些黔首不聽他的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只要能夠殺死劉秀,只要能夠匯聚白帝命格,他便能夠完成自已先前八年的時間內所沒有完成的一切!
三苦坐在那里,悲憫的看了一眼王莽,心中帶著無數的嘆氣。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最開始的時候王莽根本沒有相信自已、也沒有相信師父,只是后來越來越多的既定變成了現實,王莽才越來越相信?
而等到王莽的政策下放施行不順利的時候,王莽就會將自已的不成功歸結到“白帝命格未成”這個讖語之上。
人永遠不會怪罪自已!
而后,這個讖語就會變得越來越現實!
在祭拜完成之后,王莽以一種近乎于謙卑的語氣問道:“三苦大師,如今形勢,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