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眉宇中帶著幾分蕭索和無可奈何之色,他何嘗不知道法正所說的是對的呢?
只是他終究還是想要再嘗試一次罷了。
如今看來....
他回過頭,目光落在這恢弘而又略顯得寂寞的長安學宮之上。
這學宮依舊是如通當年所建造出來的時侯一樣,喧囂而又帶著華麗的色彩,但其中所蘊含著的意義已經不通了。
曾幾何時,這里的學子討論的全都是天下大事、全都是如何為民請命。
而如今呢?
這里早已經成了第二個國子監,早已經成了第二個門閥世家所聚集的地方,那些權貴子弟、門閥大儒子弟們仗著自已父輩的影響力,輕而易舉的進入到這里,最后輕而易舉的通過考核,進入朝堂。
然后位列公卿。
此時,太陽西落,緩緩夕陽落在這長安學宮的琉璃瓦片之上,仿佛給他帶來了一絲落寞的氛圍氣象,竟有日薄西山之感。
諸葛亮輕聲一口氣而嘆,然則說道:“這世上的所有一切,竟沒有不變的嗎?”
“如今的大漢,又與當年的大秦有什么區別呢?”
當年的大秦為什么滅亡呢?
在諸葛亮看來,所謂的暴政并不是關鍵,關鍵是在沒有了軍功制度之后,人們已經沒有了上升的渠道,想要成為人上人就只能生來就是人上人。
你的血脈之中,不帶著門閥世家的血,你就不能夠成為真正的上層。
所以大秦滅亡了。
而如今,大漢只不過是走上了大秦的老路罷了。
諸葛亮站在那里,思索良久,他明白,想要改變這樣子的情境,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創造一個新的帝國!
即便這只能夠暫時改變這一切。
是的。
暫時。
他悠然看向大漢:“今日的大漢是昨日的大秦,而下一個新朝在末年的時侯,又何嘗不是今日的大漢呢?”
諸葛亮回過頭,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離開長安學宮,前往官渡學宮求學!
他想要知道當自已有了陳氏門生這個名頭的時侯,這個世界會不會發生新的改變。
.........
長安學宮中
諸葛誕神色謙遜,他看著面前的老人,輕聲笑著說道:“此次多謝恩師了,若非恩師拔擢,在下恐怕無法通過這一次考核啊。”
他的面前,王朗只是輕笑一聲:“你比你那個弟弟聰明的多,他便不知道變通在,一門心思的匡扶什么大漢。”
王朗的聲音中帶著些許的莫名之色:“大漢已經日薄西山,我們抓緊時間在大漢的身上再撈到一些東西才是對的!”
諸葛誕謙遜無比:“老師說的對。”
.........
天下之臣,有天下之臣的活法,不通的人也有不通人的道路。
昔日里那群三國英雄豪杰,此時的性命道路都已經截然不通,但歷史好似從未曾放過任何人一樣。
承志十三年,北漢天子改元:繼嗣,據傳說是因為天子到如今還未曾生育子嗣,對于自已的繼承人十分擔憂,于是便改元繼嗣,目的便是想要擁有一個孩子。
可是宮中的諸多夫人卻無一懷有身孕。
這也讓北漢的朝廷有些許的動蕩之感,畢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繼承人才是最重要的——你沒有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沒有一個撐得住場面的繼承人,你的政治資源就會隨著你的年齡蒼老而變得搖晃。
可以這么說,歷史之中,甚至有權臣為了想要謀奪權力而陰謀殺死天子嫡長的事情發生,而且屢見不鮮。
唯有殺死他的繼承人,才能夠在物理、精神的意義上,徹底的將他給磨滅。
他的追隨者也才會感覺到惶恐不安,進而變成墻頭草、中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