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他們不要臉的打法——即為圍毆!
李許成聽了董仲舒的話語,臉上心中都是松了口氣,要不要臉的不重要,能夠將陳氏掃落神壇,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那便一切都拜托先生了!”
........
武帝十八年,二月二。
晨。
無數的光輝從頭頂落下,大日煌煌仿佛是要將這一天烙印在青史之中一樣,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天。
這一天的國子監早已經是被圍的水泄不通——不僅僅是諸子百家的人要來論道,就連皇帝陛下都要親自前來!
是的,皇帝陛下要親自前來!
這是何等的榮光呢?
當皇帝陛下駕臨國子監,并且在早已經清場了的高臺上坐立的時候,場上的氛圍達到了巔峰。
二陳緩緩從遠處而來,身上穿著依舊簡樸,不像是來論戰的,反而只是像尋常的“講課授業”一樣,沒有絲毫的緊張,有的只是淡淡的從容。
而二陳就位之后,來到這里的便是墨家以及黃老、儒家、名家的人了。
這一次的論戰本來只有墨家道家儒家三家的人,但后來董仲舒覺著并不保險,于是便將名家如今的當家人公孫隴請了過來。
畢竟.....論戰怎么能夠少的了名家這個耍嘴皮子的呢?
武帝坐在高臺上,往下看去,眉宇微微挑了挑:“這次來的人....倒是挺齊全的啊。”
他淡淡搖頭:“說不得朕下詔令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夠來的這么齊全了。”
場內。
二陳看著眾人,只是淡淡一笑,陳易輕聲說道:“七弟,你看看這些人,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當真是丟盡了當年諸子的臉面。”
陳翊卻并不笑,只是漠然說道:“弱者總是想要試圖用圍攻的方式將強者清掃出局,但最后失敗的只會是他們。”
話音方才落地,董仲舒上前一步,拱手而禮:“儒家,董仲舒,所之學核心為“三綱五常,天人感應;性為三品,德主刑輔,切為....大一統”!”
一旁的黃老領袖也緩緩上前,輕咳一聲。
“無為之有為,有為即無為,無為而治,天下方得安平。”
“道家,李默。”
墨家弟子則緩緩上前,神色謙遜有禮:“兼相愛,墨非攻,節儉尚賢之禮,則能安天下,以賢能為君,以賢能為臣,賢賢而為,太平咸寧。”
“墨家,敬明。”
最后的名家公孫隴只是淡淡一笑:“名家、公孫隴。”
幾人話音落下,紛紛看向二陳。
“請教了。”
二陳對視一眼,笑了一聲,一步上前,聲音并不算倨傲,但卻讓人感受到了其中的厚度。
他們的介紹很簡單。
都只有六個字。
“官渡陳氏陳易”
“官渡陳氏陳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