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沉默的與陳熙對視,她從陳熙的眼睛中看到了肅穆與堅定,她明白這個時候的陳熙裝醉,但其實并沒有醉酒,可....皇帝會在乎嗎?
哪怕是此時陳熙真的將她的弟弟殺了,皇帝只怕也會說“官渡侯醉酒誤事,小懲大誡罷了”這樣子的話來!
她緩緩的閉上眼睛:“哀家明白了。”
陳熙只是看了一眼,并沒有在乎她身上逸散而出的哀傷和悲戚之色,太后就應該好好的待在后宮之中!別搞什么瞎想的亂主意!
還是那句話。
前朝的歸前朝,太后的歸太后!
.........
武帝二年,王太后在興風作浪一小陣子之后,迅速的冷靜了下來,承恩侯被削爵,而醉酒提劍進入皇宮威脅太后的事情也被壓了下來,醉酒的官渡侯甚至只是被皇帝斥責了兩句。
最后斥責了兩句之后,武帝又為了安撫官渡侯,再次給官渡侯的食邑上加了一千多戶,對于陳氏來說算是聊勝于無。
而官渡侯的受寵程度,也至此可見一斑了。
.........
武帝四年,原本十分昌盛的竇氏一族逐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這其中有些許誰也不曾知道的隱秘——似乎竇氏的家主竇嬰不知道為什么得罪了皇帝,被皇帝破口大罵。
而竇嬰不僅唾面自干,甚至請求皇帝將自已身上的職位如數全都削去了,最后告老還鄉。
等到竇嬰告老還鄉之后,竇氏的下一代卻又詭異的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竇氏的下一代則是已經去往了地方為郡守,長子則是留在了長安城,繼承了竇嬰的爵位。
竇氏雖然脫離了長安一流世家的地位,但卻和當年的張良留下的張氏一樣,成為了長安城中第二梯隊的世家。
畢竟他們在地方有人,而在長安城中,也有爵位以及官職。并不算是徹底的脫離了權力的中央階層。
人們都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唯有竇氏的人知道。
因為....竇太皇太后病重,沒有幾年好活了,所以他們要盡快的做打算。
太皇太后尚且活著的時候,他們自然是還有退路的,然則一旦太皇太后死去,這些所謂的香火情就徹底消失了。
武帝四年一眨眼就已經過去了。
可是武帝遲遲沒有“親政”掌權,這并非是掌權的幾個氏族不愿意,而是武帝不愿意。
..........
未央宮中
陳熙、陳慶、周亞夫三個人都在,他們按著額頭,看著面前的劉徹,臉上帶著無可奈何又崩潰的神色,像是在看一個熊孩子一樣。
“陛下!”
陳熙冷臉看著武帝說道:“您怎么能夠這么晚了還不肯親政呢?您已經加冠了!”
“是時候該親政了!”
武帝只是一臉的不在意,他擺了擺手說道:“陳公,如今在你們的治理下天下太平安康,朕想要多玩幾年又怎么了?”
他嘆了口氣說道:“朕難啊,如今宮中甚至還未曾有子嗣問世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