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鬧了個沒臉,但卻也不敢說什么。
于是只能夠繼續朝景帝說道:“陛下!臣以為,當行霸道之舉,行削藩之策!”
不少臣子都隨之附和。
景帝裝作略微猶豫的樣子,便直接應了下來。
他同樣覺著,不過是削藩而已,難道諸王還敢做什么事情嗎?
景帝會有這樣子的感覺,其實也是因為當初的漢文帝也就是他的父皇行了太多的削藩之舉,但那些藩王都沒有什么動靜,反而上書哭訴自已的行為傷到了皇帝的心,從而請罪。
他見到的削藩太過于輕松愜意了,太過于舉重若輕了,所以他就認為,皇帝削藩便是這么輕易的。
可是他不會想到另外一件事情——他不是他的父親,也沒有他父親那般心黑手辣的手段。
此時,陳熙睜開眼睛,提出了自已的“收回鑄幣權”的措施。
景帝沒有多疑,便直接同意了。
他認為,陳熙此舉不過是代表著陳氏的“低頭”——先前陳云不是反對削藩嗎?可此時削藩之策定下來之后,陳氏不照樣是想辦法支持嗎?
景帝的心里浮現出了些許快意。
他父親一輩子都沒有能夠讓陳氏低頭,但他方才上任便做到了讓陳氏低頭,這是多么厲害的一件事情啊!
于是便干脆利落的同意了。
不僅同意了,他還順勢在這個時候報了一個仇。
即:處置了當年的鄧通。
而處置鄧通的理由也很簡單——當初文帝就是因為這個家伙才下放的鑄幣權,雖然最后給鄧通的鑄幣權被阻止了,但給諸王的卻沒有阻止啊!
這一切都是因為鄧通,都是鄧通的過錯!
畢竟文帝是一個仁德圣明的君王啊!這樣的君王怎么可能會犯錯呢?若是犯錯了,也一定是被奸佞的下屬所蠱惑的。
比如鄧通這個喜歡拍馬屁的奸佞。
當然了,這其中包含了景帝的一點點私心——當年鄧通這個家伙給他的父親吸儂瘡,搞得他也不得不去這么做。
他什么時候受過這種苦啊!
都怪鄧通!
于是,一個小人物在不經意之間,便被處置了。
先皇不是準備給鄧通鑄幣權以及一座礦山嗎?景帝做出的裁決就是,將鄧通拴在那座礦山中,讓他看著那堆銅礦去活生生的餓死!
皇帝的小動作沒有人發現,因為在削藩之策傳出去之后,天下都開始了些許的動亂。
諸王蠢蠢欲動。
但.....更令人難受的事情是,太后召見皇帝,說了許多的事情,并且還表示讓皇帝將梁王詔入京城,皇帝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拒絕。
一方面是因為孝道,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如今造反的諸王都是南方的,梁王處于朝廷和諸王的中間,是一個天然的屏障。
所以....梁王在這種情況下,入京了。
..........
長安城外
梁王看著這高額聳立的城樓,眉宇中帶著些許的慨然之色。
“本王....還是回來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