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仇,灌嬰等人自然是不能夠容忍的。
但劉恒卻好像是沒有看到這些彈劾賈誼的奏疏一樣,繼續放任其存在。
........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了,眨眼之間便到了文帝十一年。
這一年,劉武已然長大成人,開始和原本的皇帝劉啟之間產生了一些許的矛盾,而在這些矛盾發生的時候,皇后向來是站在劉武這一邊的。
只是.....
劉武從來沒有被劉恒考慮過立為太子,一方面是是因為皇長子劉啟沒有什么錯漏之處,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劉恒覺著劉啟是與自已很相似的。
這樣子的一個孩子,誰能夠不喜歡呢?
至于劉武?
劉恒覺著,劉武根本不像是自已的孩子,反而更像是他那幾個兄弟的孩子。
為人粗魯、沒有腦子,沒有心機。沒有城府,腦子笨的像是一頭蠢豬一樣,腦子里想什么就恨不得直接在自已的臉上貼出來。
這樣子的一個人,怎么可以當皇帝呢?
所以在文帝十一年的春天,經過了多年的考慮,文帝終于決定,將長子劉啟立為太子。
也正是這一年,他冊封劉武為“梁王”。
文帝十一年的冬天對于竇漪房來說,或許并不算友好——她十分寵愛的幼子劉武因為被封王的緣故,被迫的離開了京都,前往自已的封地之中。
這讓竇漪房的心中多了幾分對劉啟的厭惡,但這一點卻被她隱藏的很好。
因為這個時候的竇漪房明白,自已若是不藏得好一點,只怕就要被皇帝、亦或者是陳氏給警告了。
這個時候的竇漪房還沒有那個權勢,可以威脅到朝堂的。
她....畢竟不是呂后。
呂后當年是跟著高祖一同吃苦創建過天下的,屬于手中握有“原始股份”的人之一,甚至還是天下第一個皇后!
如此地位,哪里是她竇漪房能夠媲美的?
可是.....就在竇漪房失望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卻給了她一些幻想的機會。
這個人叫做“賈誼”。
而他給竇漪房的“希望”其實很簡單,就是簡單的四個字—兄終弟及。
這讓竇漪房一下子有些開心了起來。
是啊,兄終弟及!
她的丈夫,當今的皇帝,不就是憑借著這四個字合法繼承皇位的嗎?到時候她讓自已的兒子傳位給梁王不就是了?
這不也是兄終弟及嗎?
至于劉啟的孩子?
等到劉武死了之后,再傳位給劉啟的孩子不就行了!
她壓根沒有考慮過皇位到了劉武的手中,他會不會再還給劉啟孩子的事情了,畢竟....那個時候她肯定已經死了!
于是,在皇后以及賈誼、儒家等人的支持下。
漢文帝時期的“太子之爭”緩緩的拉開了帷幕。
天平的雙方站著的人分別是
劉啟以及劉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