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五年的冬天,這個龐大的帝國迎來了他的第三位帝王。
這位帝王較之前面兩位,有優秀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優秀的地方是在群臣的眼睛里,這位帝王是較為好操控的——除了那個名字叫做“喜”的官渡侯之外。
不足的地方便是,這位帝王有一位足夠優秀的老師——正是前面那位不會覺著這位帝王是好操控的那位官渡侯。
惠帝五年的冬天,劉恒登基為帝了。
這一次,他沒有將家中的妻子全都毒死——因為他老師存在的緣故,加之劉邦較原本的歷史更加重用他的緣故,所以他并沒有娶呂氏的女兒為代王妃。
也正是因此,所以這一次的文帝登基后,皇位更加穩固了。
他不需要考慮別的什么人硬塞進來的“皇后”,也不需要考慮怎么拒絕這些功臣往他的后宮中塞女兒,從而想要控制他的血脈后嗣。
劉恒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一個。
該如何....才能夠讓他的老師官渡侯活的更久一些。
.........
官渡侯府
“咳咳咳咳——咳咳咳——”
一連串的咳嗽聲響起,陳成的面頰都已經憋成了紅色,他的喉腔中好似有什么粘稠之物堵塞,又好似是有些許火焰在炙烤一樣。
自從去年冬日的一場大病開始,陳成的身軀便開始變得不太爽利了起來,雖然依舊如同原本一樣強悍,但他自已卻心中清楚。
他沒有多久好活了。
不過此時的陳成已經十分知足了。
瞧一瞧這十幾年的時間里面,他都給自已打下來了什么樣子的家業吧!
爵位最高的時候到過“王爵”且還是“魏王”的尊榮。
自古爵位的加封很少有“獨創”出來的獨一無二的“尊號”,往往都是從歷史塵埃中尋找強大的大國封號承襲,要么便是有特殊意義的。
被世人所承認的大國封號有三個類別,其一:夏、商、周;其二:“齊”、“晉”、“楚”、“吳”、“越”;其三:“齊、楚、燕、韓、趙、魏、秦”。
排除掉相同的封號,只剩下“夏商周、齊晉楚吳越、燕韓趙魏秦”。
第一類別是上古圣賢所創建的王朝,這三個王朝中,除卻“周”之外,其他的不怎么被后人所使用,但毫無疑問是大國封號。
而“齊晉楚吳越”則是春秋時期的五個霸主,這五個霸主中,吳、越兩國的霸主地位存疑,所以在眾多大國封號之中并不算是頂尖的。
而“燕韓趙魏秦”則是戰國時期七個較為強大國家中幾個國家的國號,其中又以“秦”為最尊,因為秦國最后橫掃六國,歸于一統。
“魏國”的實力在戰國七雄中并不算弱小,所以怎么劃分,這個爵位賜封的檔次也能夠算到第二檔次的。
第三檔次的便是韓、越、燕等偏遠地區的國號賜封了。
至于更次一些的?
便是如同“淮南王”這樣的兩字封號了。
所以許多古代的唱戲詞中,那些梟雄的許諾大多數都是“封你個一字并肩王”。
一字并肩王的意思并不是說“一字并肩王”這五個字是封號,“一字”便是封號中只有一個字,并肩王便是許諾這個人的權力和皇帝相同。
有一些書中加封功臣直接加封為“一字并肩王”這五個字的王爵,簡直是令人笑掉大牙。
而陳成降臨的陳喜便是“魏王”這樣的一字王。
且再看看如今的家業吧。
長子陳朗等人在官渡經營家業,諸多孩子中除了老四之外都較為成才,官渡被他們經營的很好,甚至家中多有“清正”家風傳出。
孫兒陳云在當今登基之后,便被擢選為“郎中令”,顯示出皇帝對其的信任以及對官渡侯的仰仗。
何為郎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