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們是誰?”
雙兒一清早開門,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老人家。
老人家的衣著顏色素樸,但是料子極佳,就是從前國公府都少見。
郭子彧上前,“我家將軍乃,西北大將軍,鎮國公孟將軍。”
“孟、孟將軍!”
雙兒雖然在京城為婢,但是孟將軍名頭誰人不知!
滿門忠烈!見了陛下都可以被特許免跪拜的人!
郭子彧唇角勾了一下,總算有個明事理的人了。
“我家將軍要見姜大人,速速通傳。”
他的話音剛落,正準備出門的姜興堯從影壁后繞了出來,他一邊挽著袖子,一邊同身側的妹妹說話。
“芙兒還小,她已經比旁的孩童要聰慧,你就萬不能再拘著她了。”
“哥,還不能拘著,她都要上房揭瓦了!”
兩人看見門口的人,皆是一頓。
孟余山打量了姜興堯一眼,隨后威嚴開口,“姜大人好生難請,竟然還要老夫親自上門。”
姚十三把芙兒和秀舟交給雙兒,讓她先兩個孩子去學堂。
姜興堯雙手抱拳,始終不肯看他一眼。
“下官姜興堯,見過孟公。”
姚十三沒有說話,跟著哥哥屈膝行禮。
簡陋的廳堂里,姜家兄妹坐在一側,孟余山坐在一側。
“我記得,你母親喚你江兒。”
他一雙慣以審視的眼睛掃過二人,隨后落在那張同女兒六七分相似的臉上。
“你母親,喚你嵐兒。”
嵐兒。
姚十三的腦海里閃過一身身影,她好像在叫她。
姜興堯冷冷地開口,“我們兄妹出生微寒,母親也早就病亡,孟公也不必提及我們兄妹都不記得的陳芝麻爛谷子。”
孟余山,“江兒,你既然已經入了官場,又得陛下重視。”
“認祖歸宗,孟家只會讓你如虎添翼。”
姜興堯,“哪個祖,什么宗,下官姓姜,日后定會回楚州修建姜氏祠堂,不勞孟公惦記。”
孟余山放在椅靠上的手倏地抓緊,已經有些渾濁的眸底劃過一絲肅殺之氣。
旋即他又松開手,“現在鎮國公府世子之位空懸,你是我外孫,只是你跟我回去,我便立即奏請上疏。”
“而你妹妹,嵐兒亦可再尋一門更好的親事。”
“呵呵呵——”
姜興堯低聲笑了起來,“孟公是不是老糊涂了,居然有到處認孫子的習慣。”
“只可惜,下官沒有給當孫子的習慣。”
姚十三看向哥哥,他的面上都是笑,眼尾卻是一顆晶瑩的淚。
昨夜回來后,哥哥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囑咐她早些歇息。
前程往事,她已經什么都不記得了。
只有一個事事護著她的哥哥,還有一個古板不說話的父親。
她抬起平淡的眼眸,“孟將軍請回吧,哥哥只是一個小縣令,而我只是一個小小商婦。”
“都是鄉野之人,高攀不上貴府,您請回吧。”
屋外的賀琢已經將幾人的對話聽了全,他的面色震驚。
姜興堯竟然是孟余山的外孫。
他從窗縫朝內看了一眼,隨后朝著妹妹的房間走去。
“然兒。”
“誒,三哥你不是去縣衙看修房子嗎?”
賀琢靠近她,“你想不想嫁給姜興堯?”
賀然白了他一眼,“自然想,不然你以為在這里是干什么的!”
“就是等著半年之期一到,立刻壓著他回去提親!”
賀琢揚唇一笑,“不用等了。”
“什么意思?”賀然沒有明白。
“姜興堯若是鎮國公世子,爹立馬就能答應。”
賀然白了他一眼,“你沒事吧?你還有這本事讓書呆子成鎮國公府的世子,再說孟家又不是死絕了,還有那么多的旁支。”
賀琢又靠近了她幾分,說話前還朝外看了兩眼。
“姜興堯是孟余山的外孫,孟公都來親自請人了!”
“啊?!”賀然的驚訝不亞于他。
賀琢,“爹一心想給你找個門當戶對之人,姜興堯認祖歸宗后,成了孟興堯,我保管爹立刻松口!”
“真的誒!”賀然的眼睛都亮了。
孟家和賀家都是將門世家,而日后姜興堯只會是文官,還不會和三個哥哥成為對立之勢。
簡直兩全其美!
“我現在去找書呆子!”
賀然風風火火就要出去,卻被賀琢一把拉住。
“你急什么,人家還在說話呢。”
“你現在要考慮的事,是姜興堯要是不愿意認祖歸宗,你該如何勸他。”
“不愿意認?”
賀琢知道妹妹想不明白,干脆直接解釋。
“姜家兄妹流落在外那么多年,從小就吃盡了苦楚,姜大人又是要強之人,他現在縣令做得好好得,河道修得高高興興的。”
“現在讓他回去做這個世子,就像施舍給他的一個高門身份一樣。”
“姜大人看著溫和,可是極有自己的準則,他恐怕不容易回頭。”
賀然抿了下唇,“那不做就不做唄,我嫁的是書呆子,又不是什么鎮國公府世子。”
賀琢輕輕“嘖”了一聲,“這不是為了讓你們的婚事更加順遂嗎。”
“兩全其美,門第有了,心上人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