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我給你送飯來了。”
是稀飯、饅頭,還有一個雞蛋。
“我去打飯,不用你送飯了,這樣不好。”
“我們指導員說了,連長不在,我們有義務照顧好嫂子。”
凌秋月打算去趕集,中午飯十有八九不回來吃。
小戰士指引,“從這往南,沒岔路,過一條河,直走四里來地,有一個大場院,就是小荷疃集了。”
“謝謝你啊,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戰士說話就臉紅,“我叫秦培志。”
“那我以后叫你小秦好了。”
“嫂子,喊我什么都可以。”
凌秋月吃完飯,把碗筷刷了,就隔墻問溫紅玉去不去趕集。
“去,等我哈,軍強不好好吃飯。”
凌秋月換好了衣服,就把門鎖上,去找溫紅玉。
軍強吃飯光顧玩,溫紅玉都喊破喉嚨了,也沒見有多大的改善。
“嫂子,你聽我的嗎?”
溫紅玉眼睛里充滿著希翼,“你有辦法?”
“這是個壞習慣,你要幫著改掉。”
男人看不慣,也是這么說的。
“怎么改?”
“把飯收起來,不吃就不吃了。”
溫紅玉就把吃的收拾起來了。
軍強看了一眼,也不著急。
“走了,軍強,換衣服去趕集了。”
提起趕集,軍強很配合,任由溫紅玉給他套上了長袖。
出了家屬院,就遇到很多同路人,都是拿個包拎個袋子的,三五成群,朝著一個方向走。
直走,過一條河,有一個大場院,果然就到了集市。
集市的規模不大,賣東西的也不全面,老百姓賣的是自家從雞屁股里掏出來的雞蛋,自家地里不舍得吃的菜。
供銷社用地排車拉來的物資。
還有村集體的企業也來賣,像草席啊,板凳啊,還有賣瓷盆賣泥盆的。
凌秋月和溫紅玉在集市里逛著,東看看西瞧瞧。
凌秋月想買些菜種子,便在賣種子的攤位前停了下來。
攤主是個樸實的老農民,熱情地向她們介紹著各種種子的特點。
這個季節了,種白菜蘿卜都有些晚了,怕是窩心窩不好,蘿卜長不大。
菠菜都能種埋頭,好像不挑季節。
凌秋月挑了白菜和菠菜的種子,蘿卜種是大爺送的。
總共花了一毛,真是名副其實的白菜價,凌秋月付了錢。
溫紅玉拉了拉凌秋月的衣角,指著不遠處一個賣布料的攤位說:“秋月,你看那塊花布多好看,給軍強做件衣服正合適。”
凌秋月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塊布料圖案很精美,顏色也比較適合男孩子。
兩人走過去挑選起來,看中了,溫紅玉扯了三尺。
凌秋月打算自己做飯了,天天吃面條,再吃下去她就成面條了。
一把菠菜就賣一毛,幾根黃瓜就要兩毛,連凈苗凈下來的白菜,都是一斤一毛錢。
物價可真“高”。
這是供需矛盾決定的,因為降水量少,菜種不起來,而需求量大。
凌秋月買了黃瓜和菠菜。
軍強,“媽媽,我餓了。”
軍強看見大餅了。
溫紅玉是小學教師,和男人是雙職工家庭,經濟方面相對寬裕,兒子要吃,她就打算買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