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平日里大舅媽強勢慣了,張慧蘭又是逆來順受,這冷不丁的支棱起來讓她很不舒服。
“我也是為你好,你看有幾個孩子跟著媽姓的?”
這是實話,傳統、老一輩的理念,哪怕年輕人也是這種認知。
姥姥也覺得有道理。
規矩就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張慧君說道:“娘,姓程的是個什么好東西嗎?還得非跟他姓不可了?我贊同狗蛋姓張,只要狗蛋和妹妹同意,還用別人管?別一個個的閑著難受。”
張慧君說話舉足輕重,旁人有意見也要憋回去。
張慧君給三妹四妹使了個眼色,過了沒多久就要回鄉下了,臨走時半推半拉把大舅媽帶走了。
姥姥留了下來。
張慧君往沙發上一坐,“可算是走了,我讓老三老四來,誰知道她們還把劉招弟喊來了?”
姥姥拍了大閨女一下,“她是你嫂子,你能不能有個小姑子的樣?”
“她有個哥哥嫂子的樣嗎?每次都像縮頭烏龜一樣,你也別傻乎乎的偏向他,等你老了爬不動了,他十有八九指望不上。”
姥姥嘆了口氣,“老話沒說錯,娶對媳婦旺三代,娶錯媳婦毀三代。”
張慧蘭說道:“不說她了,她又不是今天才這個樣子的,咱還是說點高興的吧。”
姥姥拉著凌秋月的手問:“秋月,你那個媽對你好嗎?”
“也不能說多好,至少把我養大了。”
凌秋月打小就是按照童養媳的標準養的,自然不能和賀母親生的比。
但兄弟倆對凌秋月的態度完全不一樣,賀建設是能捉弄她的,能帶頭欺負她的;賀東霆是能擋在她前面,打不過別人也能為了她和別人干的。
“那……孫女婿對你好嗎?我聽說他是你那個媽的兒子?他會不會和他那個媽一樣啊?”
“他不一樣,從小就不一樣,您放心吧。”
說起來,張家人沒有一個見過賀東霆的,擔心、誤解在所難免。
凌秋月從錢包里拿出兩人的合照,“這就是東霆。”
三個女人圍觀一張照片,品頭論足,“長的不錯,配得上咱秋月。”
“就是這職業不太滿意,當兵的太危險了。”
畢竟有許志堅這個前例在先。
張慧君,“娘!你別拖后腿,軍人是最可愛的人。”
“知道了,她是我孫女婿,我也沒說別人,別給我上綱上線。”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凌秋月還要去趕車,她得走了。
張慧君收拾了一兜子蘋果和香蕉,送凌秋月去車站。
凌秋月推辭不要。
張慧君小聲說:“都是別人送的,我沒花錢,吃了總比扔了強。”
……
一轉眼,賀東霆走了一月有余了。
凌秋月還沒等到隨軍的消息。
左大麗在這里做了八天的針灸推拿了,據許萍反饋,腿上比以前有力量了。
效果是一天天顯現的,現在給老人一根拐杖,能支撐著走一段路,不用人扶。
許萍問凌秋月,“我媽能恢復到以前那樣嗎?”
凌秋月看了左大麗一眼,“很難,能生活自理。”
那也不錯了,要是生活不能自理,擔子全在她身上。
二弟出錢,大弟是既不出錢也不出力,還暗戳戳的挑她毛病。
能有今天,全是老人偏心導致的,讓兄弟離心,姐弟反目。
“萍啊,給你二弟打電話,就說我快要死了,問他回不回來。”
許萍有些猶豫,“媽,您這腿不是在慢慢好嘛,這么說不太好吧?”
左大麗卻不依不饒,“我就是要看看他心里還有沒有我這個媽,你就按我說的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