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必須蕭由這個杠頭,給竇慶山滅滅威風。
“蕭大人,竇統領也沒說什么。”
“竇統領,廢太后,也不過是一句氣話,您也不必動刀子。”
“二位,都是同殿為臣,有事好好商議,竇統領來得正好,我們正一籌莫展。”
隨著陸端幾句話,其他人也沖過來,趕緊把蕭由給拽走了。
竇慶山臉上這才有了溫度。
不過依然不太客氣。
“陸大人說得好,既然是同殿為臣,那也跟本將說說,到底為何要廢太后?”
“太后是干了什么人神共憤的事情?”
竇慶山走進辦公房,一邊說話一邊四處踅摸,想要找到袁琮的蹤跡。
他想知道,這件事是不是袁琮的意思。
“呵呵,竇將軍問得好啊!”
一直冷眼旁觀的高岸,這時候走了出來,把江南來的信,放在了他的面前。
“是不是人神共憤不知道,但是大乾要散了,倒是真的,大家都想聽聽竇統領的妙策。”
聽著高岸的話,竇慶山覺得不好。
高岸脾氣火爆,但是平日很護著當兵的,跟自己關系也不錯。
此時這么不客氣。
姐姐是背著自己干什么大事了么?
江南來信很簡短,幾眼就看完了,可是竇慶山愣是來來回回地看了四五遍。
上面的字他都認識。
可是組合起來的意思,他簡直不敢相信,以為自己是在做一場噩夢。
“這……這……”
竇慶山顫抖著手指,不敢相信地求助高岸,卻看到高岸凝重地點頭。
完了!
自己真是有個好姐姐。
怎么能干出這種事情?竟然背著自己,真的把天給捅了個大窟窿。
虧自己剛才還硬挺她。
“竇統領如此表情,想來是有好主意了?不妨說出來聽聽,也讓大家松口氣。”
高岸催促著說道。
竇慶山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換了自己是顧道,不造反難道等著過年?
可顧道的做法比造反高明。
他現在手握重兵,實際占據江南,但是他不喊著脫離大乾,也喊著造反。
甚至他都不喊著要什么。
他現在就隔岸觀火,看著魏無極在江北折騰,逼著大乾朝廷,主動封他為江南王。
從道義上,朝廷沒臉譴責顧道。
現在朝廷反而有求于顧道,必須安撫他的怒火,然后再提出要求。
而且速度要快。
竇鼉很想說,要不你們還是繼續商量廢太后吧,這事情真的是太難了。
“京城有四萬禁軍,加上江陰兩萬,竇統領,有沒有信心與魏無極一戰?”
這時,一個極其疲憊的聲音傳來。
經過太醫一番救治,袁琮終于醒了,但是渾身疲憊,說話有氣無力。
竇慶山一愣。
他沒想到,袁琮竟然要派他出戰。
“我姐姐惹的禍,我去平很公平。不過能不能不廢太后,這是她最后的尊榮了。”
竇慶山說道。
“你有多大的把握?”
袁琮沒有回答他,而是問道。
“本土作戰,五成把握!”
竇慶山咬牙說道。
“呵呵,那就是沒把握,萬一你戰敗了,大乾是遷都,還是亡國?”
袁琮問道。
這句話如同一盆冷水,潑在了眾人的頭頂,機靈一下子讓人清醒。
大乾竟然到了商討亡國的時候了么?
竇慶山口干舌燥。
“袁公,我不能騙您,對上魏無極,兵力均等我沒有必勝的把握。”
“翻山軍在江南的表現,您也知道,幾十萬人被他當猴子一樣耍。”
竇慶山的話讓人絕望。
此時從蜀中調兵到不是不行,魏宗保帶走了武卒,但是騎兵和步兵還在。
調來兩萬騎兵也行。
可是萬一斯隆國趁虛而入,那蜀中必然扛不住,那時候就鉆進來兩頭狼。
就在這時。
都水監的一個小吏,匆匆跑到門外。
“急報,都水監急報!”
這一聲大喊,引發了所有人的關注,劉鐵柱幾步竄出去,拿過急報就看。
“魏無極離開江陰,目標河南!”
劉鐵柱說震驚的說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