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情解決了,但是歐陽亮的事情解決不了,他只能字斟句酌地給太后寫信。
字數不能超標,又要極度還原當時的情況,甚至顧道說的每一個字。
大乾京城。
“太后……”
袁琮輕聲呼喚,他覺得奇怪,今天太后的行為有些怪異,總是走神。
“哦,袁公……”
太后被袁琮的話驚醒,從失態的狀況下緩過來。
“太后,都水監對江南可有戰報?不是兩天一報么,怎么還不到?”
袁琮問道。
“哦,冬天飛鴿傳書并不容易,要五百里一換,中途難免出毛病,所以遲到也正常。”
太后笑著說道。
“上一封戰報,還是顧道跟魏無極在武功山相遇,也不知道后面打成什么樣了?”
“料想那魏無極不是修之對手,此時怕是已經兵臨南定城下了。”
袁琮自顧自地推測著。
江南的飛隼傳書,都水監交給了太后,而太后并沒有告訴任何人。
她瞞著所有人把事情做了。
“或許吧,列祖列宗保佑,我們先拿下了大焱,至少糧草不用從北方運過去。”
“所以就算有些僵持,也無需擔心。”
太后面色毫無波瀾地說道,袁琮聽了點點頭。
“太后說的有道理,臣歲數大了,今日就先回去,若是有消息,請太后派人通知。”
袁琮說著從椅子上站起身子。
太后上前攙扶,一直送到了御書房的門外,平靜地目送袁琮離開,心中已經波濤洶涌。
鄭克寧先入南寧城,這給她提供了絕好的機會,破敵國都城是大功。
這就有充足借口,讓他節制江南兵馬,如此就分割了顧道手中的兵權。
更加妙的是魏無極死了。
那南越再也沒有支柱,平定只是早晚的事情,一個鄭克寧足矣。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件巧合的事情,讓太后感嘆簡直是上天都在幫她。
當年逃到了漠北的隗倫,在這個冬天,竟然派人回到了草原。
不但拉攏草原的赤狄部落,還騷擾白狄和長狄的過冬草場,試圖染指草原。
而且涼州費長戈來信,隗倫實力愈發壯大,甚至還有幾個發配涼州的書生投靠了隗倫。
這些人對大乾知根知底,有他們出謀劃策,隗倫正在聯合斯隆國,西域局勢危險。
這件事來得太是時候了,正好有借口調顧道和遼東軍去涼州。
顧道的遼東軍,極其仰仗火器,而遼東就是遼東軍的根子所在。
離開江南之后,沒有海運便利,遼東軍不但補給火藥和火器不方便。
就是顧道跟遼東聯系也難了。
只要遼東軍和遼東分開,朝廷趁機掌控遼東,那遼東軍就是無源之水,必須受朝廷控制。
遼東軍受朝廷控制之后,再把顧道和遼東軍分開,那顧道就是孤家寡人,沒了依仗。
到時候尊其位、厚其祿,讓他在京城悠游養老,也好好陪陪錦瑟和孩子。
但是在執行這兩個分離,先要把顧道的勢力,跟朝廷分離,讓他們無法合力。
這一點,太后早就開始準備了。
大焱舉國歸附的時候,派出顧云璋就足夠了,可太后偏偏加了一個溫爾雅。
因為溫爾雅精明強干,什么事情都瞞不過他的眼睛,而且他是顧道死黨。
有他在朝中跟顧道呼應,想做這些事必受阻礙,所以太后把他從朝廷核心攆出去。
至于袁琮,歲數大了,精力有限,完全可以用手段瞞住。事情做完了他也只能忍了。
如此,朝廷之中沒人看護遼東,顧道在江南的兵權,又被鄭克寧分割。
是時候拿下遼東了。
對于這件事,太后也早就有所布置。
溫爾雅和顧云璋出發的時候,太后元祥就帶著密旨,前往了箕子七州。
現在可以發動了。
不過,光憑元祥帶的密旨還不夠保險,要控制遼東,還要從崔家下手。
“小凡子,去一趟鄭國公府,把崔夫人請入宮,就說本宮想跟她聊聊天。”
“哦,對了陸瑤已經跟崔由成婚了,一并請進宮,人多熱鬧。”
太后吩咐道。
崔家在遼東是重要勢力,而且崔臻更是根本,只要拿住她的父母和兄弟。
遼東的事情,由不得他們不配合。
太后心中算計,太后看了看天,明明烏云蓋頂,但是她覺得如此明媚。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