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拓展銀行內,袁孝武親自給幾個孩子講解,銀行的作用是什么。
以及北方貿易公司,如何利用銀子調動商人積極性,北上草原。
大乾是如何利用商賈,分割草原部落,控制草原經濟,把北狄的草原控制在大乾手里。
袁孝武講得深入淺出,以兩銀子舉例,如何走出銀行,變成貨物,到了草原換來東西。
然后這些東西到了大乾變成十兩銀子。
以小見大,完整的講解了,錢是如何變成鎖鏈的,這鎖鏈又是如何控制草原牧民。
這是朝廷的規劃,牽涉了太多的機密。別說是孩子,就是朝廷很多大臣都不知道。
這就是見識。
顧道家庭出來的孩子,掌握的信息和知識,往往是別家孩子窮其一生才能明白的。
與其說,袁孝武在給孩子講解,不如說他在給顧道做一次工作報告。
在顧道面前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能力。
他是顧道提拔的,也是顧道培養的,也正是他的好學敢干,才從一個市井小兒走到今天。
袁孝武講完,幾個孩子懵懵懂懂。
道理他們記住了,以后需要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地去領會理解。
至于能不能變成知識和手段,看個人。
“不錯……”
看著袁孝武期盼的眼神,顧道只是淡淡地給了兩個字的評價。
這兩個字讓袁孝武激動得眼圈都紅了。
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是這幾年的辛苦和努力,終于得到了顧公的認可。
“記住,錢可以通神,但是錢畢竟是工具,要謹守本心,人不能被工具控制了。”
“你將來是做大事的,有大用的,要愛惜羽毛,一定要穩得住。”
顧道告誡他。
“謹遵顧公教誨,定然不讓公爺失望。”
袁孝武感激地說。
顧公如此跟自己叮囑,就是把他當做自己人,而且未來還有大用。
從銀行出來,顧道帶著幾個孩子去了城外,去看看拆城墻的工地。
看著寒風中之中,依舊熱火朝天的工地,小皇帝還親自去看了他們的伙食。
聽到管事的說,一天兩頓雜糧管飽,而且還有牛骨湯燉干菜,小皇帝點了點頭。
上次他就記住顧道的話,雜糧餅能吃飽,這就已經是他的標準了。
然后顧道就帶幾個孩子去了楚江樓。
從工地雜糧餅吃飽,到楚江樓穿金戴銀的豪奢,完全是兩個世界。
“姐夫,為什么不能把這些人的錢,分給那些干活的,這樣他們不都能過得好一些?”
小皇帝指著出入楚江樓的人問顧道。
“好志向,其實治理國家的一個手段,就是平衡社會財富,把有錢人的錢分一部分給窮人。”
“不過社會財富分配,這是一個巨大的學問,古往今來也沒有解決明白。”
“而你可以用一生去學,有這份初心保持住就好。”
顧道著重地夸獎了小皇帝。
雖然他還很幼稚,但是他已經開始學會,從一個皇帝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社會財富分配?
小皇帝記住了這個詞,他聽不懂,但是姐夫這樣說,那就一定是了不得的學問。
因為母后說,姐夫是大乾最厲害的幾個人之一,將來可能成為天下最厲害的人。
他說的都是大學問。
我現在記住了,以后找先生慢慢地請教。
顧道來了楚江樓,管事第一時間就通知了楚王,楚王讓兒子李望出來迎接。
李望還挺開心,笑嘻嘻的下樓迎接,可是一看到小皇帝掉頭就想跑。
干啥啊,這是要干啥,怎么把皇帝領我家來干啥?
“世子,這是去哪啊?”
顧道看到李望,當場就喊住了他。
李望擠出一個比哭好看點的笑容,掉頭磨磨唧唧地挪到了顧道等人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