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工匠又進步了。
從蜀中盤水鎮開始,顧道幾乎走到哪,就把工匠帶到哪里,滿足工匠的一切需求。
砸下去的銀子,百萬兩不止,尤其是在遼東,提升工匠的地位,增加他們的收入。
甚至規劃了工匠的完整的晉升空間。
終于不負所托,他看到了新一代的燧發槍,槍管更細而且有膛線。
工匠不但解決了裝填難的問題,還解決了火藥定裝的問題。
顧道看到子彈的時候,忍不住拍了一下腦袋,怎么把這個老古董給忘了。
這就是米尼彈啊。
膛線槍之所以不被裝備,就是在后裝無法實現的時候,要求鉛彈比槍口大,要硬塞進去。
裝填速度太慢,一分鐘能打出一槍就不錯了,戰場上速度就是命。
所以只能舍棄了射程,追求燧發槍的速度,用的都是滑膛槍。
但是滑膛槍不但射程不行,精度更是扯淡。依靠的就是量大管飽。
但是米尼彈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的造型跟成熟的彈頭已經沒有區別,圓錐形,橢圓彈頭,不過尾部是中空的。
在中空的部分粘貼了一個木塞。
他的直徑比槍管的膛線要小,非常容易裝進槍管,當火藥激發的時候,會把木塞壓入彈頭內部。
這就導致彈頭尾部瞬間膨脹,咬合了膛線,彈頭順著膛線旋轉。
不但射程遠,精度大大提高。
而且這次工匠還弄出來紙筒定量裝藥。
戰場上,只要咬開紙筒就可以裝藥,不用憑借經驗操作,提高了速度。
“做出這個彈頭的工匠,重賞,給金子、給房子、給升職、給勛章……”
顧道激動地說道。
燧發槍還是走進了它正常的發展軌道,顧道忘了這種彈頭,但是工匠做出來了。
“公爺可以了,鎮守府已經超格提拔了,該給的賞賜都給了,您再加就重了。”
沈慕歸趕緊說道。
“不重,一點不重。”
顧道搖頭說道。
“你不懂,你真的不懂,這東西已經是現在這個工業能達到的極致了。”
“未來很多年都不會有所改變,除非能弄出雷汞和底火,否則也就是修修補補了。”
這下沈慕歸是真的不懂了。
什么工業體系,什么雷汞,他聽不懂。
但是他能看出顧公的激動,這就足夠了,而且這把火銃的確厲害。
“走,找個地方試試槍。”
說走就走,顧道帶著沈慕歸,出城找了一個樹林子,開始試槍。
撕開紙裝,填藥、裝彈,瞄準……
碰的一聲。
大概三百米外一棵大樹震動了一下,一塊樹皮震碎。顯然是中彈了。
瞄著樹能打中樹,那么大的目標談不上槍法好,但是能說明這把槍精度可以。
換做是滑膛槍,三百米之外,不用談瞄準的事情,你因為瞄了也白瞄。
鉛彈不知道飛哪里去了,除非量大管飽覆蓋射擊。
三百米內精度射擊,五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依舊能造成有效殺傷。
這就夠了。
在這個時代足夠了。
這個概念就是,只要敵人出現在視野之內,一露頭,這邊就可以射擊了。
想一想幾萬人裝備這種槍,就是騎兵的噩夢。
只要一發現騎兵就開始射擊,不打人只打馬,等到騎兵沖到跟前,戰馬已經死了一地。
“這種槍管能量產么?”
顧道問出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這是這把槍最難的地方就是槍管。
如果膛線槍管不能量產,那換裝就是扯淡。
“公爺放心,既然敢把這把火銃給您送來,就已經解決了量產問題。”
“現在每個月大概能生產兩千根,不是局限于技術,而是投入和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