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一筆可觀的銀子入賬,這年眼看著都過不起了。
好在太后已經暗示,可以在本源寺找補,等抄完本源寺再說吧。
“顧大人的損失,貧僧可以彌補,只要顧大人愿意幫一個忙!”
覺明突然低聲說道。
幫忙?
這話來得十分突兀,卻又像是早就早這里等著他。
顧云璋朝著四處看了看,又上下打量一下覺明。
“怎么?你還有藏錢的地方?”
覺明笑了笑。
“顧大人,狡兔尚且三窟,貧僧怎么也比兔子強,總有些家底。”
顧云璋猶豫了。
覺明趕緊又加了一句。
“顧大人放心,這個忙不過是舉手之勞,不用大人冒任何風險。”
顧云璋眼皮一跳。
“你說來聽聽!本官不一定能幫得上!”
御書房,
太后看了蜀中的奏折。
她很明白,錢恕這是想要興起大案,這是要把大乾之內的所有佛寺全都牽扯在內。
事情太大她有些猶豫,找來袁琮和溫爾雅商議。
“早就看出這后生是個狠人,這是想要當酷吏啊!”袁琮放下奏折說道。
“簡直是想睡覺,送來了枕頭。這奏折來得真是時候。”
溫爾雅表示了贊同。
“現在只是開始,佛門被咱們快拳打暈了,還沒有反應過來。”
“等他們反應過來,必然要反彈,但是謀逆案就是一把刀,可以切佛門,也可以震懾其他人。”
溫爾雅陳述自己的理由。
“割腐肉當用快刀,是這個道理,那就讓這后生放手干,朝廷可以隨時叫停。”
袁琮說道。
“勾結外敵刺殺國公,私藏兵甲圖謀不軌,這種大逆不道,必須嚴查到底。”
太后最后終于下定決心。
覆滅佛門這一戰,是小皇帝登基,她垂簾聽政的第一場硬仗,必須打得漂亮。
緊接著太后問道。
“蜀中有了結論,是不是該調陸端回來了?”
光有謀逆案一把刀太后覺得不穩妥,如果再有世家從中協助,她就放心了。
“差不多了,李尚書那邊也安排好了,臣也已經提前放出風去了,太后若是要動正是時機。”
溫爾雅說道。
袁琮自然跟溫爾雅面授機宜,顧道的安排跟他說清楚,所以他支持李渠走。
“如此甚好,那哀家這就下圣旨。”
太后很滿意事情進展順利,立即高興地說道。
很快,朝廷又一道圣旨發出。
調陸端回京,權知禮部尚書,任命李渠為江南鎮撫使,鎮守江南,撫慰新歸。
同時任命吳文壽權知刑部尚書。
這個人是李渠推薦的。
所有人年后明年二月之前,必須到任。
圣旨一出,朝堂一片嘩然,尤其是陸端任命為禮部尚書,雖然還是個代理的。
但是他太年輕了,比他祖父陸冠擔任尚書還早很多年,這意味著陸家未來幾十年,蒸蒸日上。
也意味著,陸端從他祖父手中接過了世家之首的大旗,世家又有了希望。
圣旨一出,顧道的信就已經快馬前往江南,給陸端的,給顧磊的,還有給鄭克寧的。
他的布局終于逐步落實了。
鏟除佛門,不過是隨手的事情,顧道借助這件事,完成自己的布局。
一個他想要的局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