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往不同,太后對朝政的掌控不如太上皇,所以上朝之前都會先見一下重臣。
也就是袁琮和六部尚書。
問問他們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幾位重臣有什么意見,好提前有個準備。
如此在朝堂上太后處理政務就顯得游刃有余。
為了朝堂安定,這已經成了慣例。
太后領著小皇帝出現。
幾位重臣起身迎接,重要的事情昨天已經商量好了,主要是賬冊,還有人事調整。
“陛下,太后,臣有罪。”
顧云璋先上前請罪。
袁琮皺眉,其他幾位尚書看好戲的神情,只有蕭由有點蒙,他埋頭干活不明白什么情況。
“說得這么嚴重,怎么了?”太后疑惑地問道。
“家門不幸,臣妻王氏給本源寺投了三十萬兩,收地兩千畝,還瞞著臣四處寫信,給本源寺辦事……”
“臣汗顏……”
顧云璋不敢隱瞞,直接實話實說,說完就要去摘帽子。
“行了!”
太后直接攔住他。
“你倆也算老夫少妻,嬌寵一些是難免的,不過捅出這么大的簍子要嚴管。”
聽著太后的話,顧云璋松了口氣,不過太后又補了一句:
“呵呵,如果哀家沒猜錯,王氏沒這么大的膽子,怕是你家那個拎不清的老太君也插手了吧?”
太后盲猜堪稱精準。
顧云璋彎腰低頭,滿臉的慚愧。
袁琮在旁邊毫不吝嗇的送上一聲冷笑。
因為顧道的事情,他對顧云璋沒有好感,對顧家老太太更是恨之入骨。
“你是想讓哀家幫你遮掩是吧!”
“其實你真的不用求哀家的,不過可惜了徐姐姐給你們留下的家底……”
太后說完領著小皇帝就走了。
顧云璋丟了大臉,不但被袁琮冷哼,被幾位同僚看了笑話。
不過最耐人尋味的是太后那句話。
什么叫可惜?
不過丟臉就丟臉吧,事情過去就行了。
金殿之上
見禮之后早朝開始。
今天群臣都很默契,都知道太后今天要處置本源寺的賬冊,誰也沒說別的事情。
“進來的時候都看到了吧?不用哀家說了吧,那是什么東西,你們比哀家清楚!”
太后也不廢話,直接本主題。
“愛財沒有錯,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是哀家不懂,勾結寺廟盤剝百姓,這是道么?”
今天來的人太多,金殿裝不下,縱然是五品官,很多也在金殿外面。
根本聽不到太后的話。
不過有小太監,一層層地往外傳。
太后問:勾結寺廟,盤剝百姓是什么?
太后問:勾結……
一直傳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這才收了聲。
這話誰也不想回答,這肯定是歪門邪道,但是誰這么說了,就等于罵了一片人。
犯不上的罪這個人。
幾位重臣也不吱聲,等著太后繼續表演。
但是總有不怕招人恨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洪范出列。
“太后所甚是,板子不打到身上,永遠不知道疼,臣請太后現在開啟賬冊,逐個定罪!”
洪范朗聲說道。
他就是干這個的,御史就是負責監察的,平日沒發現這些罪惡已經是失職。
今天罪證擺在眼前,如果洪范還不開口,那就是失職,所以他沒辦法不招人恨。
“好,洪卿說得好極了,哀家也想看看,到底這滿朝正人君子,有多少是道貌岸然。”
“不過有件事,讓哀家猶豫了,李尚書你來說吧!”
太后看了一眼李渠。
“臣遵旨!”
李渠面無表情出列。
“經查,兩次刺殺寧國公顧道,以及鼓動儒生跪逼駙馬府,都是蜀中鏡禪寺與本源寺勾連所為。”
“此外因刺殺一事查出,本源寺覺慧和尚勾連禁軍副將,販賣甲胄兵器以及戰馬……”
“蜀中佛門之禍,另有密折上奏,再次老臣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