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慶山這個問題,顧道也是剛才耿忠提到覺慧的時候,他才想清楚的。
“顧公對于佛門來說,可不就是大魔頭?”
劉鐵柱替顧道回答了。
“不說別的,顧公強推北方拓展銀行,斬斷京城高利貸這個行業。本源寺和權貴每年損失多少?”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也就是顧公在朝中根基夠深,這兩年百戰百勝權柄煊赫。”
“換了別人,早就明槍暗箭地上了。”
竇慶山不懂財富經營的事情,劉鐵柱一說,這才明白其中的關聯。
但是他不太相信。
“這也不至于吧,為了錢他們敢刺殺國公?”
“當然不止這點。”
劉鐵柱說道。
“下官覺得還有兩件事,佛門斷然容不下顧公,一個就是顧公在蜀中處理土地的辦法。”
看到竇慶山兩眼蒙圈,劉鐵柱只能解釋清楚。
“顧公在蜀中,把大世家全都清除了,土地收歸衙門,然后租賃給農戶,農戶沒有買賣權。”
“竇帥請想想,佛門何嘗不是另外一種持有土地的世家?世家尚且在皇權之下,他們可不在。”
竇慶山明白了。
土地是世家的根,同樣對佛門很重要。
顧道對世家如此狠辣,佛門怕有一天這把刀落在了自己頭上。
“顧公在蜀中事,怎么就把這幫和尚落下了?”
竇慶山問道。
“當時忙著對付南越,再說他們也沒蹦跶,早知道如此,蜀中不會留下一個光頭。”
顧道悠悠的說道。
“下官聽說,了然大師推顧公做佛門護法,顧公很是不滿意?”
劉鐵柱說道。
竇慶山又震驚了。
佛門護法?
這可是很了不得的稱號,只有那些有大道德,并且極度得到佛門認可的人,才會被佛門授予。
顧道竟然還不滿意?
“我可以護大乾江山,護天下百姓,甚至撲火的飛蛾我也愿意救一救。”
“但我憑什么護這些貪得無厭惡賊禿?”
顧道不屑的說道。
“顧公不愿意,不但是打了佛門的臉,也是表明顧公對佛門沒有善意。”
“我想這就是第二個原因了。”
劉鐵柱說道。
“這也不至于,佛門也不是傻子,不得罪就是,為什么要刺殺那?”
竇慶山想不明白。
“劉大人猜得沒錯,這第二件事,才是關鍵。”
顧道說道。
“劉大人曾經懷疑,他們刺殺我,讓儒生來我門前跪,就是為了阻止我做什么事。”
“我當時說沒有,現在看來有了!”
劉鐵柱心說,顧公你心也太大了,這個時候你終于想起來了?
可是他也好奇。
“敢問顧公,是什么事?”
“我回到京城之后,了然大師帶著覺慧來找過我,關于改革佛門的事情。”
“了然大師覺得,現在的佛門良莠不齊,藏污納垢,必須忍痛剜瘡。”
“所以他決定請朝廷幫助佛門改革,但他也怕朝廷趁著改革,重度削弱佛門。”
“他想要我當護法,就是居中協調,給佛門剜瘡之后,能留下好的血肉。”
“我們兩個當時談了很多條件,成立僧團、發放度牒、清丈土地、清除不法,香火納稅……”
顧道把當時的事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