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看起來從善如流。
其他四家當天就去找了陸端,而且最厲害的是,竟然每一家都勸降了一個州。
就跟商量好了一樣,陸端毫不猶豫,立即任命各家子弟,擔任這些州的長官。
顧道在江南用門閥來擴展地盤,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魏無極提拔的是寒門。
為了迅速穩定大乾在江南的勢力,保證紹康城的穩定,他只能用門閥。
大乾京城。
朝廷現在有些為難。
顧道想要回京城,太后自然很高興,新帝登基,她也需要顧道出現穩定局面。
可誰來鎮守江南?
這可不是個歌舞升平的地方。
“魏宗保可以率蜀軍鎮守,蜀地到江南水路暢通,可以連城一體。”
太后提議說道。
“太后,斯隆國已有不穩趨勢,蜀軍一身擔兩頭,怕是有心無力。”
高岸趕緊說道。
其實他還有一個更擔心的,魏家愚忠,宣誓效忠李重,萬一李重沒死出現。
以忠義相逼迫,江南瞬間就亂了。
“魏宗保回軍蜀中,竇慶山鎮守江陰多年,對江南熟悉,讓他鎮守江南就是。”
袁琮給出建議,恢復原樣。
“哀家打算讓他回京,鎮守京城,所以他不合適留在江南鎮守。”
太后說道。
眾人沉默。
太后還是擔心皇帝太小,不放心京中的禁軍落在別人手里,用自己的弟弟最放心。
“既然如此,鄭克寧已經到了江陰,可以去江南鎮守,竇將軍正好率禁軍返回。”
戶部尚書顧云璋提出意見。
以前這種討論,他是不參加的,但是自從建議太后聽證,他的地位就上來。
意見也逐漸被重視。
“鄭克寧雖然是禁軍統領,但是終究沒有單獨領兵作戰的經驗,萬一魏無極……”
溫爾雅原則上同意,但是有點擔心。
魏無極生死未卜,而從顧道奏折上來開,紫袍軍和翻山軍的主力還在。
萬一魏無極活著,鄭克寧怕是應付不來。
“其實最合適的還是顧公,不如把遼東軍移鎮江南,如此不但可保江南無恙,說不定還能進取,早日滅了南越。”
李渠說道。
溫爾雅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他拿不準李渠這話,是為了謀國,還是包藏禍心?
遼東軍市區遼東,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糧草軍械皆受制于朝廷。
而且,更陰險的是,這是在利用南越消耗遼東軍。
此時沒到四海一統,海晏河清,可以削弱邊軍的時候,南越沒了還有大焱。
高原還有斯隆國。
最關鍵的是,顧道不是傻子,被李重折騰得已經不信任朝廷了。
他會移動么?
“此事等顧道回京再議。”太后立即說道,她把這個話題給壓下了。
“就讓鄭克寧鎮守江南,駱馳留守江陰,遼東艦隊以江陰為基礎,巡視長江。”
太后直接決定了。
眾人一聽,這個安排的確合理,也算是萬無一失了,都有點詫異的看著太后。
沒想到太后還精通軍略。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竇慶山在信上告訴她的,先讓人討論不過是走個流程。
“江南有武將鎮守,那南越皇帝如何處置?也要派一個文臣治理,如何安排?”
李渠問道。
溫爾雅突然明白了,李渠目的是這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