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既然讓準備,那就準備吧。”
“屬下覺得,很可能京城要派人來,具體指揮這次作戰,應該是等他來。”
屬下一個參軍跟竇慶山說道。
“派人來指揮老子作戰?誰有這個資格?”竇慶山冷哼一聲,丑臉上都是殺氣。
最近皇后的一封信,讓他心緒不寧。
所以這火氣格外的大。
“屬下覺得是鄭國公,或者是兩位王爺之一,雖然兵部文書沒說,但是屬下覺得,蜀中也會動。”
參軍趕緊說道。
“要大打?”竇慶山疑惑了一下。
如果真的是鄭國公來,那沒準是真的要大打,慎王或者謹王來,就不一定了。
“不是時候啊!”
很快竇慶山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如果真的大打,時機不太對,一方面是魏無極還沒完全陷入大焱地戰場。
另一方面是國力不足。
真是大打就是滅國之戰,軍隊至少要動用幾十萬人,加上后勤恐怕要百萬人。
一旦僵持幾個月,那消耗的糧草將是恐怖的數字,大乾的儲備根本不足以支撐。
等到秋后,或者明年夏天之后,也許勉強可以。
“那就準備吧。”
猜不透,竇慶山也就懶得猜了,等就是。
京城。
竇慶山在等,兵部也在等,甚至連皇帝都在等。
等遼東的動靜。
其實此刻滿朝文武都有些緊張,就連袁琮和鄭國公都有些焦躁的等待。
顧道到底會不會服從命令?
這決定了整個大乾,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也決定了未來的朝堂走向。
甚至也成了,驗證顧道曾經說的話,是真是假的契機。
遼東。
各方勢力,藏在暗中的眼睛,都在盯著鎮守府。
有都水監的、大焱地、南越的、還有斯隆國的,甚至各地商人的眼睛也在盯著。
他們都明白。
遼東動不動,影響這場仗,也會影響天下格局,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六月初,遼東第二艘巨艦成功下水。
隨后工匠開始給巨艦安裝大炮,同時無數物品,開始送入兩艘巨艦。
六月中旬,顧道率領一萬五千火槍兵來到港口。
休息一日之后,顧道跟鎮守府瓜園揮手告別,親自登上第二艘巨艦。
遼東艦隊楊帆出港。
目標江南。
顧道親自率軍南下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瞬間傳開。
“好,好極了!”
都水監的消息傳到京城,第一個激動的是皇帝。
無論如何,他的圣旨到了遼東,而顧道率軍南下,這是一個好的信號。
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奉了他的命令。
高岸也松了口氣,經略江南的計劃是他提出的,此時顧道配合了。
那就證明他對大乾還是忠誠的。
他說的話都是真的,不是為了敷衍而撒謊。
“遼東這一動,比什么都強。縱然這一次經略江南,沒有太大成果,也無關緊要了。”
溫爾雅及時評價。
因為顧道跟朝廷步調一致,就說明遼東依然屬于大乾,大乾還是那個大乾。
很多人的幻想要破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