貰皇帝沒想到只是一戰就干掉了高岸,一時間覺得這才是帝王之威。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再接再厲,他下圣旨對鄭克寧和竇慶山的職務進行調整,同時請來袁琮。
“袁公,聽說您最近身子有些不爽利?”皇帝沒話找話,假裝關心袁琮。
“多謝陛下關心,歲數大了,難免的。”袁琮瞇著眼睛,客客氣氣。
讓皇帝感覺有些壓力。
他當太子監國的時候,袁琮手把手教他朝政,有時候干不好甚至會訓斥。
那個時候他只覺得煩躁,這老頭多事。
可是現在,這種淡淡的疏離,讓皇帝覺的,自己是哪個什么也干不好,被老師放棄的學生。
這讓他啊很受傷。
不過轉瞬之間,他就從這種情緒中拔出來。
“袁公是四朝元老,朕本應該請您頤養天年,可是國事實在離不開您。”
“所以朕決定,給您配幾個屬官,您有什么政務,就可以吩咐他們干。”
“袁公若是不反對,這有一份名單,您過目一下?”
皇帝說著一擺手,一個小太監把名單送到袁琮手上,但是袁琮并沒有看。
“陛下推薦的名單,臣沒有意見,不過是否合適還需吏部把關,送給溫尚書看吧。”
袁琮說道。
皇帝覺得沒問題,就把名單送到吏部,讓吏部斟酌。
既然事情順利,皇帝還想趁機在多干一點。
“袁公,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缺了很久,朕想著趕緊補齊,您覺得如何?”
皇帝試探著問道。
“嗯,陛下所極是,臣沒有意見。陛下讓吏部上報名單,您挑選合適的就是。”
袁琮說道。
朝廷自有考核體系,符合尚書職務的人,肯定資歷和威望都有相關標準。
不能說皇帝隨口就指一個。
說完事情,袁琮走了。
皇帝心情愉悅,又給吏部下了一道圣旨,讓溫爾雅推薦兩位尚書人選。
“陛下,謹王殿下求見。”
袁琮走了沒多久,二皇子剛新封了謹王就來拜見,皇帝以為他是來謝恩的。
“臣參見陛下。”二皇子畢恭畢敬。
“謹王不必多禮,我們是兄弟。”皇帝虛情假意地說道。
接下來謹王果然謝恩,兩人聊了一會兒閑話,這個時候就應該告辭了。
“陛下,臣中毒的事情,不知道有沒有進展?”謹王臨走之前,問道。
皇帝的八字眉一挑。
什么意思,難道他是懷疑朕。
“查到了送飯的宮女,不過自裁了,朕已經命令都水監繼續追索,有消息一定告訴你。”
皇帝語氣有些陰冷。
謹王聽出來了,但是沒有害怕,反而感嘆了一句。
“臣平日沒什么得罪人的地方,也不知道給臣下毒,他能得到什么好處那?”
“哎呀,陛下您看我這中毒之后,腦子不太好了,總是胡亂說。”
謹王說完之后,自覺失趕緊找補。
皇帝不以為意地安慰兩句,還讓人賜了一些補品,這才大發了謹王。
可是謹王走了之后,皇帝眼神變得冰冷。
‘他能得到什么好處那?’
謹王的這句暗示他聽懂了,也想到了人。
誰在這次中毒事件之中,獲得了最大的好處,除了謹王自己之外?
當然是慎王。
因為如果不是二皇子中毒,朕絕不會輕易就把慎王給放出來,此時還在幽禁。
二皇子中毒之后,朕為了避嫌,也為了表現兄弟無猜,兄友弟恭。
不但放了慎王,還給二皇子封了謹王。
“好你個慎王,竟敢給兄弟下毒,竟敢如此算計朕,你真是欠收拾。”
不需要證據,皇帝直接認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