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是以前,太后一定把慎王趕走,從此不再搭理他,讓他死了這條心。
因為一旦慎王惦記那把椅子,江山必有動蕩。
而丈夫為這江山,付出了一生心血,她也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二十多年。
為了丈夫的心血,為了自己的付出,這江山不能亂。
可是現在太后猶豫了。
老三當上了皇帝,卻沒有按照丈夫的安排,逐步掌握朝堂,穩固大乾江山。
而是一意孤行弄得朝政不穩,已有皇權旁落的征兆。
何況,他防兄弟如敵人,無緣無故就幽禁兄弟,把慎王折磨成如此樣子。
太后心中不但失望,還十分的懊惱。
但太后心驚的不是兒子的想法,而是慎王提到了顧道,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顧道怎么會跟你有聯系,莫不是你被人騙了?”太后盯著慎王的眼睛,逼問道。
“我在南陵時就跟遼東互通使者,父皇宣我進京之前,遼東使者就在南陵。”
慎王說道。
“什么?”
“那個時候,你就有這個心思,你作死么?”
“等等,你跟遼東誰先找得誰?”
太后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兒子不是被折磨不過,才起了謀逆心思,竟然早有準備。
但是她擔心兒子被人騙了,萬一不是遼東的人那?
“放心母后,兒臣對接的絕對是遼東人,不是別人假冒的,顧道曾在青松山等我。”
“若不是老三去接他,我們兩人就青松山見了。”
慎王低聲說道。
太后疑惑了。
“不可能啊,顧道根本不是這么輕佻的人,他怎么會青衣跟你做這種事情?”
太后自認為比較了解顧道,此人有大義,眼界極高,怎么會跟慎王瞎胡鬧?
“母后,你也不想想。那老三明明是顧道力挺當上太子,可是他監國之后,處處針對顧道。”
“那顧道氣性多大天下皆知,豈能輕易忍下這口氣?”
慎王說道。
太后覺得不對。
“這事不對,如果僅僅是被氣到了就造反,那顧道現在已經帶兵來攻擊京城了。”
太后用堅定的語氣說道。
“你被皇帝幽禁之后,發生了很多事情……”
隨后,太后就把皇帝妄圖在驛站擊殺顧道,反而被顧道反殺跑回遼東。
以及后來拒接圣旨,甚至正在擴軍,甚至質疑老三皇位合法性的事情,都說了。
聽得慎王一陣興奮,覺得顧道更會支持自己了。
可是太后卻在給他潑冷水。
“如你所說,顧道是氣不過想要謀逆,那此時他連造反的借口都有了,為什么還動手?”
“所以,顧道跟你聯系,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你不要想得太美了。”
“再說,靠著顧道成功,將來你怎么酬謝他?”
聽了太后的擔心,慎王反而更有信心了。
顧道之所以跟我合作,是因為我有一張圣旨,父皇崩了,這圣旨就更有用了。
這圣旨可以讓顧道的起兵,從造反謀逆,變成名正順的討伐逆賊。
“酬謝?”
\"可以給他遼東王,讓他世襲罔替,他想當權臣就讓他掌控朝政。\"
“讓他帶著大乾去一統天下,而我做一個不管事的皇帝,就可以了?”
慎王無所謂地說道。
皇后強忍著一耳光抽掉他滿嘴牙的沖動。
“這是你父皇耗盡心血的江山,你為了一己之私,竟然要舍棄與人?”
卻見慎王笑了笑。
“母后,這不是舍棄,而是智慧。”
“父皇的三個年長的兒子,老三什么德行你看到了,老二也強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