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知錯了。”
“臣的意思是,顧道造反大乾國運堪憂。他知道,滿朝文武和太上皇更清楚。”
“在這個時候,一旦給了顧道借口,他若是擺出起兵造反的架勢。”
“朝廷準備對付顧道的同時,也會想辦法先去消滅借口,讓顧道師出無名。”
“請陛下千萬不要成為這個借口,否則太上皇和滿朝文武,怕是……”
陸端這次地氣溫柔,甚至平淡到一點波瀾都沒有。也不搞暗示了。
十分直白地告訴皇帝。
陛下你別逼顧道造反,真要讓他把你當了借口,很可能太上皇和滿朝文武,先把你換掉。
反正你還沒正式登基,本就地位不穩,和江山相比。
選擇并不難。
這下皇帝聽明白了,臉色一下子變了。
尤其是想到那幾位尚書,難怪朕要給顧道定位謀逆,他們一不發。
這是等著朕犯錯,給過大借口,到時候他們好找機會換掉自己?
“不可能!”
“朕乃是太上皇傳位的皇帝,名正順,豈能因為一個逆賊,就換朕這個皇帝。”
“簡直是荒謬,危聳聽,你胡說八道。”
皇帝梗著脖子,低吼道。
“陛下想試試么?”陸端平靜地問道。
皇帝狠厲的眼神飄忽了一下。
試什么試?
朕為什么要試一試?
突然他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都被陸端看在眼里,帝王的威嚴蒙塵。
不由得大怒。
“陸端,你怎么跟朕說話那,你這是什么態度,朕真是白信任你了。”
皇帝的喊聲色厲內荏。
“臣請罪!”陸端也不墨跡,直接說道。
“算了,下不為例。”
皇帝冷冷地白了他一眼,緊接著說道:
“那你說朕該怎么辦?”
“那個逆……顧道,在通衢關污蔑朕,難道就這樣算了?”
陸端看皇帝聽進去了,終于松了口氣。“陛下,這是好事兒啊……”
好事兒?
朕挨罵了反而成了好事兒?
皇帝有些不明所以,但是這次終于忍住了,他選擇相信了陸端。
當天,都水監飛鴿傳書。
把先前皇帝發往遼東的所有圣旨,全都給追停,就地銷毀,不許任何人外泄信息。
草原之上。
顧道帶人過河,出了河東,就到了草原。
郭墩帶著五千鐵浮屠,兩萬輕騎兵,在此等候。
“見過顧公。”
所有將領都過來拜見。
朝廷褫奪了顧道一切爵位和職務,可是在遼東軍的眼中,他依然是他們的主帥。
“辛苦你們來接我了,遼東怎么樣,亂沒亂?”顧道讓眾人免禮之后問道。
“公爺放心,聽說您被貶之后,只有生氣的,沒有二心的,要不是咱們壓著,下面的人就準備進攻京城了。”
郭墩說道。
“地方官這邊,有些擔心,不過還算穩定,只要顧公回去,一切平息。”
崔甲說道。
“顧公,您現在這個稱呼不合適,下官覺得,您可以自稱遼東王。”
“咱們東吞并箕子國,南下吞并山東,北方兼并白狄,如此才是霸業根基。”
沈慕歸趕緊上前趁機說道。
“你腦袋給我放清醒點,還不到時候,現在遼東可以自立,但是遼東還是朝廷的遼東。”
顧道說道。
說白來,就是實惠我撈了,我就是遼東王。但是我絕不豎起大旗,也不跟朝廷決裂。
沈慕歸并不失望,因為顧道用了‘還不到時候’這幾個字,足以說明一切。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