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固才怪了,這十六個字,太要命了。”
“換做是別人說的,頂多算是諷刺君王,或者直接當了無稽之談。
可那是顧道啊!”
“天下名士,百戰無敵的公爵,大乾的頂梁柱,口碑在民間之好,無出其右。”
“他說了,就有人信,如果有人信……”
皇后說著,突然眉頭一凜然。
“糟了,慎王有危險……”元祥也脫口而出。
有一種穩固皇位的方法,那就是殺兄弟,沒了其他繼承者,自然就穩固了。
京城之內。
該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畢竟那十六個字,就寫在通衢關上。
京城的重臣各有耳目,一直密切關注驛站大屠殺的后續,消息一直不斷地傳來。
顧道留下十六個字之后出通衢關。
這個消息確認之后,朝堂六部寂靜得震耳欲聾,沒人愿意多說一句話。
“顧道會不會造反,要不要增兵通衢關?”兵部尚書高岸,直接提出了最實際的可能。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京城,應該不會造反。”刑部尚書李渠說道。
顧云璋默然不語。
“造反不可能,畢竟他指責陛下的事情,不說有袁公和我們幾位作證。”
“就是太上皇清醒了,出來說一句,一切煙消云散。”
“可是顧道這口怨氣恐怕不容易消散,若是斯隆和南越兩國從中作梗,遼東何去何從……”
說到這里,溫爾雅想要罵娘。
陛下這孩子,哪根筋搭錯了?太上皇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你只需要照做,天下太平。
難道你那點惡劣的性格,就不能在肩負起國家命運的時候,有所改變?
難道對于顧道這點執念,足以讓你拿著江山冒險?果然沒有人君之資。
這要是自己兒子,說什么掐死。
“哎……”
袁琮長嘆一聲,仿佛老了十歲,他站起來,往日偉岸挺拔的身子,一下子就佝僂了。
一個是如同孫子一樣的徒孫,理應護佑。
一個是江山之主,理應忠誠。
老人矛盾了。
“朝廷的事情,你們幾個年輕的多擔待,今日老夫乏了,就回家歇息了。”
袁琮落拓地走了。
山中別院。
皇帝在太醫的治療下,終于蘇醒了,看和旁邊的太監,發出沙啞的聲音。
“駱馳抓到顧道沒有?”
“陛下,沒有駱統領的消息。”太監小心地回答。
他心中一沉,不報任何希望了。
“逆賊顧道,心思惡毒,竟敢污蔑朕,想要動搖朕的皇位,定然跟其他皇子有聯系。”
“立即把慎王一家幽禁,嚴密監視,不得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皇帝冷聲下令。
太監心中一凜,趕緊答應。
“扶朕起來,朕要去給太上皇請安,請他跟朕一起走一趟京城。”
皇帝說道。
他跟溫爾雅想到一塊去了。
只要太上皇出現在京城,加上重臣作證,顧道的指責就會煙消云散。
而且還可以反將一軍,讓他自食其果。
太上皇臨死之前,身邊只有三個人,一個是佛門大德了然,一個是陪伴一生的皇后。
最后一個是伺候一輩子的元祥。
太上皇不想死前面對哭哭啼啼,尤其不想別人從兒女身上看出端倪。
他的目的是,等到皇帝皇位穩固之后,再給他發喪。
所以連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太上皇,已經走了,再也不能為他遮風擋雨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