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爺,那縣令也該死,為什么放過他?不如也讓他畏罪自殺得了。”
回到驛館之后。
顧道花費好一番力氣,才把杏兒哄好,讓她跟著丫鬟去洗澡換衣服。
石中玉跟過來,直接問出心中的疑問。
他不明白公爺為什么放過縣令。
對于手下有疑問,顧道一向是很高興的,因為這是他們在思考。
有思考就會有進步。
顧道希望子的手下這些少年,一個個都要盡快成長,都能獨當一面。
這種少年越多,他辦事就越輕松,伸出去的觸手就越遠。
“當年五個知府我都敢弄死,現在弄死一個縣令,我自然也扛得住。”
“可是做事的目的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你覺得處理這里的事情,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顧道給了一定的啟發,讓石中玉自己去想。
石中玉也知道,這是公爺在培養自己,在考驗自己的能力。
他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
“殺了郭家父子,拯救了杏兒,但是放過了縣令,那最重要的目顯然不止是懲奸除惡。”
“公爺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如果您一到這里,縣令就畏罪自殺。那必然引發大臣猜測。”
“出于好奇心,他們必定會深挖這里的事情,到時候就會牽扯到了袁公身上。”
“所以縣令不能死,讓他去低調處理這件事,有事他扛著,一個縣令做事不會引發朝廷關注。”
石中玉越分析越深入。
“所以,公爺為了保護袁公,事情要低調,縣令暫時不能死。”
顧道聽他的分析,高興地點了點頭。
“很好,就是這個道理,我總覺得郭家來這里打食兒,背后恐怕有推手。”
“所以郭家必須是假的,把縣令留下來,是為了以防萬一,背鍋之用。”
石中玉松了口氣,接著說道:
“公爺英明,等風聲過了,再把他弄死,到時候就人不知鬼不覺了。”
顧道卻搖了搖頭。
“做事情,要做一步,想一步,再計劃一步,這縣令既然決定不殺,就要想著用。”
啊?
石中玉沒想到,后面還有這些事情。
“用,他明明就是個道德敗壞,為虎作倀的狗官,這種官怎么用?”
石中玉疑惑道。
“你說的都對,但是想沒想過為什么?”
顧道繼續追問道。
石中玉想了想這個縣令的行為。
“他為了升官吧,想在朝中找個靠山,就被郭家給拿捏了,一步步的才這樣的。”
聽著石中玉的結論,顧道點頭,繼續問:
“當官的想要給自己找個靠山,想要升官,這都是沒有錯的。”
“他的錯就是找錯了人,選錯了方法。”
這一點石中玉認同,誰不想上進?
自己不也想要升官么,所以縣令的想法是對的,只是所遇非人。
“如果把縣令干掉了,你覺得下一任一定會比他好么?會不會為了巴結權貴,干出更過分的事?”
顧道追問道。
“這個誰能保證,朝廷那么多官員,派過來的人什么樣子無法預測。”
石中玉回答道。
“所以那……”顧道反問。
所以?
石中玉想了一下反應過來。
“朝廷來的人我們不知道什么樣,但是這個縣令我們知道什么樣,而且我們有他的把柄。”
“所以只要我們控制住他,就能讓他做個好官,反而對青松山有利。”
“公爺我懂了,我真的懂了。”
石中玉越說越興奮,差點高聲大叫,他又懂了一種用人之道。
“你懂個屁。”
顧道給他潑了一瓢涼水。